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二连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二连浩特市七举助推创业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  16-04-20 15:31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二连浩特  
 

  2016年以来,二连浩特市认真落实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意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创新创业新体系,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一、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创业准入。为了吸引更多外地户籍入驻创业孵化基地,降低创业成本、减轻创业风险,二连浩特市成功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民族文化创业园,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的创业者,取消户籍限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三年内按比例享受取暖、物业费用补贴。健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商务+众创空间+项目展示+税费减免+跟踪服务”九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扶持初创企业成功创业,切实缓解创业场地难、创业成本高等问题。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实现“一照一码”。优化办事流程,限时办结,推广“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等方式。

  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取消户籍限制。凡在二连浩特市创业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释解教人员、农牧民自主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均可享受贷款期2年的贷款扶持政策。妇女和高校毕业生单笔贷款额度分别为8万元和10万元;其他人员根据带动就业人数贷款额度为5-10万元。

  三、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对课程进行优化按照SYB互动教学模式和实践相结合的总体要求,采用SYB创业培训加3天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在原有的SYB基础上新增了电子商务创业实训,丰富了创业者的创业思路,有助于推动创业者紧跟经济发展新形势。

  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发挥创业专家服务团的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站式”创业服务。二是建立二连浩特市创业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创业项目信息,帮助创业者进一步了解市场,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积极开展创业示范店评选活动,全面树立创业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四是通过举办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大讲堂”、“创业交流会”、“创业产品展销会”、“创业项目推介会”等丰富多彩的创业创新活动,为创业交流、推广、融资提供平台,进一步激发众创的激情和活力。

  五、建立重点建设项目就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切实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

  六、通过开展各类就业援助活动推荐就业。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春暖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为契机,积极各类人员提供“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等服务,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通过职业介绍中心优先推荐特殊群体再就业;并为特殊群体开设“绿色窗口”,提供求职登记、就业咨询、职业介绍与指导等全套服务。

  七、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针对企业进行各类技能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工作,培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锡盟职业学院等相关院校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岗前培训,有计划的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为企业做好服务。

  下一步二连浩特市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信息公开、流程简化,更新服务理念和方式,方便群众了解就业创业信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各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模式作用,不断创新就业创业载体,完善二连浩特市就业创业机制,鼓励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群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大对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力度,促进就业,加快推动口岸就业创业发展。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