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8日,由《北方新报》携手内蒙古自治区网信办、自治区文化厅共同发起,蒙牛乳业全程赞助的“最炫民族风——五大自治区非遗寻踪文化之旅”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为了找到更多非遗故事,本报同步开启面向社会征集非遗达人活动,先后有50多名读者报名参加评选。近日,本报记者对部分报名的非遗达人进行了采访报道,旨在向读者展示非遗项目,弘扬传统文化。今天,本报推出非遗达人颜景博。
近日,当记者走进颜景博和好友王建永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宫殿,陈列架上各色人物形象的泥塑和软陶,记录着人生百态,各色脸谱传达出艺术家对生活的种种感悟。记者了解到,颜景博出生于1969年,从事泥塑创作已有20多年。
从小就喜欢捏泥人
1958年,颜景博的父亲从辽宁省来到呼和浩特市进行支援建设,从此一家人在呼和浩特市扎根。毕业后,颜景博进入呼和浩特铁路局工作。虽然工作与艺术并不搭界,但熟悉的人都知道,颜景博有着广泛的艺术爱好,绘画、摄影、泥塑、软陶都是他的强项。
颜景博的父亲喜欢作画,这影响了年幼的颜景博,他没事时就写写画画。初中时,颜景博系统地学习了美术。家庭环境的熏陶与系统地学习,使他日后的一切创作活动有了较扎实的功底,对他学习泥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颜景博对记者说:“从小我就喜欢捏泥人,那时还不知道泥塑,只是玩耍时捏一些小人儿,觉得十分有趣。”尽管年幼的他已经显示出对泥塑不一样的热情,但颜景博真正开始接触泥塑,是读中学那会,他用黄胶泥做一些人物造型,如农民、工人等。
1992年,颜景博进入呼和浩特铁路局工作,由于工作原因,他在二连浩特市待了3年,这期间一直住单身宿舍。这段经历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专注一件事情,并真正爱上了泥塑。玩儿泥塑成为他业余生活的重要消遣,每天一下班就专注地投入到泥塑创作中。“那时,我主要捏一些人物,有时也会创作一些饰品或工艺品之类的,其实称不上工艺品,只是捏着玩儿。”颜景博谦虚地说。
找到自我价值
对于捏泥塑,颜景博一直都谦虚地说是捏着玩儿,并在玩儿的过程中进行琢磨与创作。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兴趣,使得他在工作之余没有间断这个爱好。“其实画画、捏泥塑都是相通的,只是创作的不同手段而已,当你做一件真正令你喜欢的事时,就不会觉得累了。”颜景博对记者说。
上挑的眉毛,斜着的眼神,大大的耳朵,一抹小胡子,穿上肥肥的裤子,脚蹬一双大头皮鞋,双手插兜,神情满是诙谐和不屑。“这是卓别林。”记者脱口而出,颜景博笑着点头承认。本山大叔、马老板,这些人物在颜景博手中,被赋予不同的表情,展现不同的风格,每一个细微处都经过仔细斟酌。颜景博认为,这就是工艺和匠心的区别。
捏了20多年泥塑,颜景博的技巧越来越娴熟,但是他认为最重要的能让自己的心沉下来。据颜景博介绍,自己的女儿学习成绩不错,目前读高三,然而学习压力很大,在强手如林的学习环境中很容易有落差感,通过捏泥塑是很好的一种调节方式。“捏泥塑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影响孩子,让她在捏泥塑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颜景博说。
一点一点捏出人物造型、肢体、表情,一步一步将形象亲手塑造出来,每一个细节、衣服的纹路、表情神态都需要细心地完成,在捏泥塑过程中,创作者常会忘却生活中的烦恼,沉浸在这种一丝不苟中,达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希望更多人传承发扬
泥塑的材料是泥,想要长久保存是有困难的,有时还会不小心摔碎。为了让泥塑作品能保存更长时间,颜景博会在黄胶泥中加入蜂蜜、甘油、棉花等材料延长其“保质期”。尽管如此,泥塑作品还是有着易碎、颜色保持度差的缺点。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颜景博接触到了软陶,并用半年时间熟悉了软陶的制作。他说:“其实在制作软陶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和泥塑一样的乐趣,软陶弥补了泥塑不能好好保存的遗憾。”而软陶与泥塑最大的不同,是软陶的人物造型是一件一件的把衣服、头发加上去,但泥塑是一点一点把人物造型抠出来。从这一点上,软陶虽然得到了泥塑的神韵,却比泥塑更方便实效。
泥塑的技艺经过历史的考验一代代传了下来,并被承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言而喻。颜景博说,他希望这项技艺可以继续传承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关注、传承和发扬这门非遗技艺。(记者 王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