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察右中旗把农村牧区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建设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紧密结合,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坚持不懈地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牧民幸福美好家园。
(一)加强规划编制,构建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村牧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宜居乡村美、经济发展生活富、乡村文明社会谐”的总体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和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盘活资金存量。加大现有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整合资金,盘活存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软件”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改革创新。今年将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与潜力。
(四)健全奖补机制,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并推广自下而上民主决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一事一议机制,现有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应更多地运用一事一议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建立职责明晰、合理分担、运转高效的项目后续管护机制,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积极性,搞好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五)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发展体现自身特色的产业经济,以不同的产业特色,体现不同的美丽乡村。在察右中旗西南山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培育肉羊肉牛和林下经济产业,促进草畜平衡发展;在后大滩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以马铃薯、红萝卜、向日葵等为主导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科布尔周边主要以发展奶牛业为主;南部辉腾锡勒草原和北部库伦苏木主要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