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察右前旗:干群携手共建新家园
内蒙古新闻网  16-04-21 16:09 打印本页 来源: 乌兰察布新闻网  
 

  四月的察右前旗春意渐浓,在巴音特拉镇吉庆村,村干部正现场指挥一辆推土机平整房屋地基。看着马上就要盖起的新房,村民李玉凤喜上眉梢,她家准备盖三间正房、两间小房,整个院子有360平方米。她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没住过砖瓦房,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实惠。”

  今春,随着察右前旗276个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启动,沉寂的乡村一片沸腾,到处可见忙着拆旧建新、修路筑桥、打井上水的身影。

  见到巴音塔拉镇党委书记杨华时,他正在吉庆村施工现场指挥施工。他告诉记者,春节刚过,镇里的干部们就按照旗里的统一要求,进村入户展开工作。同时入驻的还有包联单位的干部,进村后各级干部从对村庄“十个全覆盖”的规划,到摸底调查、入户动员、村庄规划、拆迁施工各个环节都参与指导,尽量把工作做实做细,不留死角,不留遗憾。“我们天天守在村里,看一个个晒得黝黑的脸就知道了。”杨华半开玩笑地说道。

  “吉庆村的土地肥沃,种植业基础好,今年,我们继续引导村民种植高产量的土豆、葵花和玉米,让村民早日致富,作为包扶单位,我们义不容辞。”旗工商质量监督局任学峰在谈到包扶巴音特拉镇吉庆村时很有感触,他说,包扶进村不但提升了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还增进了大家的为民情怀。

  “去年秋天,种的葵花不好销售,通过村干部和包扶单位干部的联系,葵花卖到了天津,还卖了个好价钱。”村民李翔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脸上打起了褶子。

  为确保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圆满完成,今年,察右前旗抽调68个旗直部门包扶“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重点村庄,抽调19名旗级领导、231名副科以上干部、45名驻村第一书记或后备干部联系“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村庄,抽调3491名干部职工包扶5521户贫困户,120名后备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55名干部驻村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在平地泉镇南村,记者走进了村民老徐家。他是受益于“十个全覆盖”工程最普通的一位村民,今年59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砖房。“和老伴种着10余亩地,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块钱,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徐乐呵地说道,脸上那饱经岁月沧桑的皱纹也像向日葵一样,绽放开来。

  村民周伟说:“‘十个全覆盖’是项好工程,给我盖了一间砖房,现在是宽敞又明亮,都赶上城里人的生活了!这几天,我们南村的干部们都忙得很,我们村又要建暖棚,干部们都忙着帮村民联系建筑材料,真是辛苦了他们了。”

  在努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干部们积极协助农户制定院落整治规划、协调院落整治所需的政府补贴物料,同时把关院落整治标准和质量,确保院落整治效果,在圆满完成“十个全覆盖”的同时,还引导村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察右前旗按照“建设中心村、消减空心村、撤并弱小村、发展特色村”的原则,突出群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三年规划任务,对按示范村标准已实施的112个村庄进行完善提升;对164个、30户以上的村庄,按达标村标准完成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种养、乡村旅游专业村。对30户以下的自然村,在具备条件且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向中心村整合。暂时无法整合的重点解决好饮水、出行、住房等问题,延伸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实现功能全覆盖、村庄全覆盖、人口全覆盖。同时,主动接轨“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让“十个全覆盖”在补短板、强产业、促和谐方面的作用持续发力,成为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推动力。(记者王大为)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