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明村里喜事多
 

  春暖花开的时节,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只见宽阔的柏油路贯穿全村,一座座欧式风格的楼房新颖别致,一个个四合院古朴大方,商业街、幼儿园、养老院、文化大院、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该村村民不但实现了居者有好屋,且原有的5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2013年,恼包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201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从昔日落后村变为如今的文明村,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李恒彪功不可没。

  过去的恼包村存在“三难”:一是出村难。全村没有一条像样路,每逢雨天泥泞难行;二是用电难。因线路老化,加之全村只有两台老旧变压器,电压不稳,经常断电;三是吃水难。由于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成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张白纸”,以至外村姑娘都不愿嫁过来。

  村民期盼着恼包村“脱胎换骨”,他们想到了李恒彪。

  李恒彪辞职经商后,养过车、当过包工头,生意越做越大,可他从未忘记养育了他的恼包村。从2007年开始,他每年拿出10多万元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拜年钱”。

  村民们一致请求他回村“当家作主”。2009年,李恒彪当选恼包村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承诺先解决村里的“三难”问题。李恒彪个人垫付了修路所需的600万元资金,并协调供电部门,搭上农网改造的“顺风车”,更新线路,增加了6台变压器,还与水利部门合作打了6眼深水井。期间,他为跑项目、落实资金,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人瘦了一大圈。

  恼包村地处低洼地带,村里房屋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恒彪向有关部门申请了恼包村整体迁移的报告,2013年8月,投资8.4亿元的恼包新村破土动工。

  为了让村民富起来,李恒彪牵头成立了村委会、村民入股的新型农业合作社,形成蔬菜种植、牲畜养殖、运输三大经济板块。除了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88座、占地60亩智能温室一座外,还招商引进占地1132亩的呼市(恼包)城发仓储物流园区。(张文杰 李文俊)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低碳骑行
草根足球 享受快乐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