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机制 确保成果
为了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出实效,开发区区镇村三级联动,环环相扣,从明晰责任、创新机制、强化管理3个层面,持续巩固建设成果。
在卫生整治中,开发区探索创新了7项环境卫生整治措施。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环卫保洁外包,将主城区和通乡道路绿化保洁工作外包给6家公司,将每条街路责任具体到保洁人员,将联系方式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推进部门条管和村级主体管护相结合。近郊村公路沿线、远郊村通村公路分别由建设局和交通局负责管理;村内和村屯周边的卫生由村里主体管护。村内垃圾实行“村收集、区运输”,各村都设立了垃圾存放点,由各户将垃圾统一运到存放点堆放,由环卫部门统一组织项目专用车清运,由管委会每村每年补贴1万元的垃圾清运费。推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街路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首创了农户适度自筹、政府适当补贴的“100+200”卫生保洁模式,每年每村每户群众自筹100元,财政补贴200元,公选本村村民担任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清扫。由村妇联牵头,组建300人的巾帼清洁志愿者服务队,为五保户、留守老人、残疾人家庭清理庭院内外卫生,确保村屯卫生无死角、无盲区。实行农户门前卫生“三包”。督促各户自扫门前雪,杜绝垃圾乱扔、柴草乱堆现象。建立奖惩机制。健全完善考核细则,将各村卫生保洁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
党员做给群众看,支部带领大家干。实施这项工程之初,开发区就把工程组织实施作为考验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大力选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敢于担当的干部,在包村干部层面,对干的好的,在使用和提拔时予以优先考虑;对干的不好的,3年内不评优、不提拔。在村一级,已将新农村书记孙念君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太平庄村、两棵树村等9个村书记免职,创造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干事创业局面。干部与群众一道整治院落,帮助改变习惯,主动解决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村里的矛盾也随之化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干部晒黑了、累瘦了,群众再见到我们脸上有笑容了,党群、干群的心贴得更近了。
“原来的年轻人都愿往城里跑,现在都想回村里来,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新农村一个村今年写入党申请书的就有30多人。”新农村党支部书记孙念君说。互联网、公交车进村,农民进城务工,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也带动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会了网上开店,坐在家里就能把特色农产品卖个好价钱。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文化室读书、看报,到广场健身、跳舞,群众自发送锦旗、打电话感谢党。
载体活动丰富多样,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并自觉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来,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开展“党员星级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文明卫生户”“善心义举‘四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组建正能量微信群,编发惠民政策、致富信息、创业励志故事等,动员群众主动投身到文明乡村建设当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在开发区43个行政村中,蝶变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这里,“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建在农民心坎上的民心工程,群众的需要在哪里,“十个全覆盖”的脚步就到哪里。(记者郭洪申通讯员周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