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网捕鱼。
检查苗情。
5月底,记者见到陈彦文时,这位脸晒得黝黑、身材精瘦的年轻人正领着工人们在大棚里采摘香瓜疏理苗条。棚内绿意盎然,一颗颗黄绿色的白梨脆香瓜点缀在郁郁葱葱的藤蔓间,湿热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香气。
待在棚里30多度高温下,几分钟时间就让人憋闷气喘、汗流浃背。陈彦文憨憨一笑说:“这样的环境我们早已习惯了。从3月底开始,我们就成天钻在棚里,整地、铺膜、移苗、打掐、锄草,精心侍弄这些香瓜,马上就要开园上市了,希望今年能卖上个好价钱!”
今年25岁的陈彦文是杭锦后旗团结镇竞丰村北发农场场长。2014年,年轻的陈彦文决定回乡创业,帮助父亲打理自家600多亩地和200多亩湖泊海子,立志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抱负的新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摈弃传统的思维定式,在创新种养殖模式上下功夫。
陈彦文回乡创业“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整合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在政府扶持下,他陆续建起124栋大棚,规划建设绿色、特色瓜菜基地,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进行包装销售,利用规模效应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别人种菜,我种香瓜。”陈彦文经过多次外出考察论证后做出这一决定。“我们这里土地紧靠总排干,而且土壤偏碱性,种出的薄皮香瓜香甜可口,只要实施标准化种植,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就不愁没有销路。”
初生牛犊不怕虎,陈彦文说干就干。去年春,他一起步就种了74棚香瓜,许多亲戚朋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为了种好香瓜,陈彦文每天看书、查资料、向老农民请教,还时不时往农业局、科技局跑,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功夫不负有心人。香瓜如期上市后,他又带着香瓜跑市场,发动同学朋友帮助推销,利用互联网、微信等平台宣传销售,当年,北发农场白梨脆香瓜一炮打响声名远扬,香瓜远销到呼包鄂、广州等城市。
“去年的香瓜价格在每斤2元到3.6元左右,1棚产出3000多斤,一共卖了将近20万斤,毛收入达到70万元。除去人工、地膜等成本投入,当年纯收入38万元。”谈起第一年的收成,陈彦文脸上满是喜悦,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了人们的质疑。
有了第一年的成功经验,陈彦文创业的脚步更快更轻盈了。今年,他把124栋大棚全部种植了香瓜,还雇用了20多位农民参与田间管理。现在,小陈打算在香瓜收获后再种植西红柿、茄子和萝卜。
陈彦文回乡创业“烧”的第二把火,就是唤醒沉睡的湖泊海子,打造有机渔业基地。他家承包的天然海子原是黄河故道,所产野生草鱼、鲤鱼味道鲜美,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没有什么名气。2014年陈彦文给它取名为“鸿雁湖”,并连续2年举办冬捕节,吸引了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品尝,“鸿雁湖”的名字一下子传遍了四面八方。
如今,陈彦文正在推进实施创业的第三把火——依托基地地处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3旗交界处,背靠阴山、紧邻善拉达布庙的区位优势,打造集特色种植、水产养殖、观光采摘、餐饮旅游为一体的“乡村大世界”,在周边城镇筹建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阴山脚下沃野平畴瓜飘香,鸿雁湖中碧波清澜鱼跃金。”虽然经营农业辛苦而寂寞,但陈彦文苦中有乐,这副对联是他为自己的北发农场专门创作的,也是他不懈努力想要打造的“世外桃源”的场景。(记者韩继旺)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27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