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社区的帮助,帮我申请增加了低保的享受人口,才得以缓解我家暂时的困境。”说起社区对困难户的关心和照顾,家住兴和县兴隆社区的王女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女士是兴隆社区的低保户,身患多种疾病,前几年还动过手术,病愈后,一直无法从事劳动,全靠丈夫打零工过日子。今年,丈夫由于腰椎盘突出,导致无法就业,加之儿子读大学,王女士一家陷入困境。社区领导在入户走访时得知此事,让王女士写了增加低保享受人口申请,经过一个多月的审核,王女士在3月底拿到了新增低保金。
今年以来,兴和县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方针,以完善制度、健全网络、创新机制为着力点,倾力打造阳光救助工程,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相继出台了《兴和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等5个规范性文件,将阳光救助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依托各乡镇和社区为民服务大厅,建成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受理窗口,并根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受理、分办、转办和结果反馈流程,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社会救助网络。加大对临时困难人员“救、急、难”救助水平,不断增强救助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应有保障。建立救助核查机制。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与工商、公安、房管、银行等部门沟通联合开展核对工作,提高居民家庭收入、财产等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关系保”、“人情保”、“骗保”等现象,不断加强动态管理,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