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了700棵树苗,到明年就能收入14000元,在增收的同时,还能让我们的嘎查变得更漂亮,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近日,记者走进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图日格嘎查,目光所及,满眼都是新栽的小树苗横平竖直地排列着,树苗顶端长出的丛丛新绿,或成片或成行在风中摇曳。正在劳作的村民们围上来和记者聊着种树的种种好处。
种树的力度这么大?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吗?
“今年通辽市把村屯绿化和公路绿化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在村屯和公路上种植的苗目量已达2600万株,是往年的10倍以上;公路绿化达到2500公里,是往年的5倍以上;村屯绿化3215个,是往年的20倍以上。”通辽市林业局长姜晓东用精确的数据诠释着记者心中的疑惑。在科左后旗散都苏木孟祥成家的院子里,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下脚的地方,树与树之间的空隙里,长满了刚出土的纤细的小树苗。孟祥成介绍说,那是他新育的2000株五角枫小苗和2000株京桃小苗。说起对于栽植树苗带来的效益,孟祥成兴奋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行情和价格,这两个园子能出40多万元,肥料基本都是用的农家肥,没啥成本。”
徜徉在满目翠绿、花香扑鼻的庭院中,矮的是2年生京桃、火炬、白蜡、紫丁香,高的是4年生的糖槭树、五角枫、皂角等风景树,正在开花的是榆叶梅,如诗如画般的庭院美景,让走在苗木丛中的孟祥成神采奕奕……
据姜晓东局长介绍,今年通辽市造林绿化的成效和特点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突破。
在造林理念上,把造林绿化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相结合,提出多绿化少硬化的新理念。按照这一理念,通辽市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仅此一项全市大约节省资金10亿元以上,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美化亮化的效果。
在树种结构上,过去通辽杨树一树独大。但近几年随着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杨树在通辽大部分地区已不适宜栽种。今年,通辽市加大树种调整力度,合理的树种结构调整解决了将来重复栽种的浪费问题,生态建设效果将明显改善。
把村屯绿化与扶贫相结合。图日格嘎查支部书记额尔敦朝鲁告诉记者,今年政府免费为嘎查29户贫困户提供了苗木,鼓励他们利用房前屋后和庭院的空地种树育苗,并和他们签订订单,每棵树苗20元。这样每亩地2年能收入6600元,而每户都能有3亩到5亩的空地可利用。(记者蔡冬梅王连英郭洪申)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0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