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一项项政策措施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小康道路上砥砺前行
夏日的达茂草原,天高云淡、满目苍翠。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碧波荡漾的艾不盖河畔边山岗上,“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高高耸立。镇区内的少数民族创业街上,游客在选购牧民自制的奶食品和民族手工艺品。
作为国家首批兴边富民行动试点旗,该旗从2000年开始,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资金为引导,集中捆绑各类资金,实施了以改善各族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一大批项目,从一个牧业贫困旗跃升为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示范旗。
我区19个边境旗市共有少数民族人口60.13万人。受历史、自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旗市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问题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边境兴则边疆兴,边境治则边疆治,边民富则边疆固。
以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目标的国家兴边富民行动2000年在我区开展以来,截至2016年,自治区民委会同自治区财政厅累计向边境旗市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4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500多个,有力促进了边境旗市发展。
“十二五”以来,我区19个边境旗市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11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74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62.26亿元增加到118.12亿元。
兴边富民成绩喜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查哈阳村,村党支部书记苏明光每天都要到安装在村口的一组组光伏发电设备旁看一看。“这是国家投资70万元在我们村建设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去年1月建成开始发电,1年收入可达8万元。”苏明光说。
我区共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俄罗斯4个人口较少民族,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231个嘎查(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2001年开展以来,自治区先后对231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嘎查(村)进行了重点扶持。
“十二五”以来,我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9个旗市累计得到各类财政扶持资金25.81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养殖等一大批项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扶持力度。”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目标明确、振奋人心。
目前,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工作经费等专项经费近1.5亿元。自治区财政对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东部五盟市的各项补助资金和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均占全区的70%左右,高于全区盟市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