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巴雅尔图、苏日嘎拉图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践行“四力”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巴雅尔图2003年大学毕业后到锡林郭勒日报社工作至今,现任记者部主任。十六年来,他始终奋斗在新闻采访一线,足迹遍及全盟各个角落,在实践中历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策划、组织并参与了迎接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等重大新闻采访报道,采写了大量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稿件。十六年来,巴雅尔图采写的蒙汉文稿件达70万字,编译稿件达200多万字,有18件新闻作品获得内蒙古新闻奖、全国蒙古文报刊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他先后荣获“全盟优秀党员”“全盟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个人”“锡林郭勒日报十佳记者”等称号。
苏日嘎拉图2013年到锡林郭勒日报社工作至今,现是蒙文新媒体记者。六年来,他时刻绷紧“敬业”这根弦,用脚奔走、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笔表达。他参与了自治区“两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美草原亮丽风景线——中蒙边境行”大型报道等重要新闻采访报道工作,采写编辑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新闻作品。六年来,苏日嘎拉图完成新闻稿件1000多篇,融媒体产品500多件,多部微视频200多部,参与网络直播100场,作品荣获内蒙古新闻奖、全国蒙古文报刊新闻奖、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微电影十佳奖等奖项等奖项。 (记者 徐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