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当环保遇上“大数据”
内蒙古新闻网  19-11-26 10:29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当环保遇上“大数据”,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如今,在赤峰市红山区将生态环境监测与时下热门的“大数据”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测网络,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跟您核对一下您反映的诉求内容。您说在桥北荷风水岸二期有一家饭店产生的油烟非常扰民,希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对吗?好的,那您的问题已按程序转交相关部门,尽快为您办理,请您保持手机畅通,一有答复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这是来自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96345”政务服务热线话务员的答复。通过大数据综合调度平台,话务员把问题迅速分拨给区环保局,区环保局监察大队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检查。副大队长王燕达说:“这家饭店设置了专用烟道,也安装使用了油烟净化装置,可能由于油烟净化装置未做清理维护,导致运转不正常。我们已经要求店家进行处理,确保油烟净化装置正常运转,消除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96345”政务服务热线是红山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为百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路。在环保领域,红山区还利用摄像头物联网感知器,收集水、大气、噪声等各方面的数据,通过指挥中心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实时监控环境变化。

  记者了解到,赤峰金剑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重点排污企业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与市环保局联网,监控平台已接入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实现了市区重点厂区环境污染源实时监测。赤峰蒙东云计算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闫晓峰表示:“现在我们对部分工地,还有重点企业的排污口、排气口都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及时监控各类数据。如果数据超出安全范围,指挥中心就能收到报警,我们将第一时间请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解决。”

  目前,大数据视频监测设备已覆盖桥北、文钟镇重点垃圾排放点和龙腾国际、众联广场等重要建筑工地。此外,红山区还安装了视频自动巡查设备,抓拍城市管理图片证据和影像证据,对城区主要街路实行环境治理自动巡查和分析比对,使得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智慧,人们的幸福感更强。(记者 孟祥迪 特约通讯员 刘东鸣)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