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目前唯一留存的旅蒙商遗址——德厚义院落刘清成摄
归化城三大旅蒙商“元盛德”遗址刘清成摄
多伦善因寺刘清成摄
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旅蒙商活跃在东起海拉尔西至定远营,东西直长约2400公里、南北直宽约1700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对发展蒙汉之间的民族贸易,沟通内蒙古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当时的归化、包头、张家口、多伦、经棚、海拉尔、定远营等边塞城镇,成为各路旅蒙商开店设庄、筹划经营、集散物资的基地和中心。
“大盛魁上自绸,下至葱蒜无所不走”
清代归化城出现了有名的三大旅蒙商: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稍小的有一善堂、三合永、庆中长、天裕德、大庆昌、永德魁、元升永等。归化城流行着“三大号走货,带动各行各业”“大盛魁上自绸,下至葱蒜无所不走”的说法。大盛魁是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旅蒙商,经营历史长达200余年,号称“半个归化城”,创造了草原商贸劲旅的传奇。它的资本超过2000万两白银,从业人员有1000多人。设有分庄小号20家,除经营牲畜、皮毛和药材等蒙古地区的特产外,还投资自办茶庄、绸缎庄、钱庄、票号、牧场、驼队,形成了范围很广的经营网络。
旅蒙商成就乔家
近年来由于影视剧的影响,复盛公的乔家被认为是包头商业的先驱,出现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这是错误的。“皮毛动,百业兴”,正是包头旅蒙商的发展,带动了包头各行各业的兴盛,乔家看准时机开展了金融汇兑业,才成就了其后来的辉煌。乾隆至道光年间,包头的大行总领,最早就由旅蒙商复义兴经理梁大汉担任。包头旅蒙商早期主要是收购附近农民的粮食,与牧民约期交换牲畜和皮毛。有的还兼营缸坊、油坊和碾磨坊,并逐渐增加了砖茶、棉布、烟糖和日用品的经营。
同治年间,包头旅蒙商的购销活动扩大到新疆的古城子、伊犁和外蒙古地区。清朝末年包头的旅蒙商发展到300多家,从业人员2100多人,资本总额达白银115万两。其中著名的旅蒙商号有复义兴、同兴公、天瑞德、广生西、德春西、德厚义等。清末民初经营活动的中心,主要在中公旗、东公旗、西公旗、茂明安旗和阿拉善盟一带。1930年前后,包头旅蒙商的年交易额达50万银圆左右。1936年包头各业商户多达2000家,成为西北的商贸重镇。
“南迎中华福,北接蒙古财”
过去走西口有句俗语“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头”,这里所说的喇嘛庙就是多伦,因寺庙众多,俗称喇嘛庙,是历史上旅蒙商最早集中的地方。
1691年,康熙在多伦召见蒙古49旗王公会盟时,应蒙古王公的请求,准允旅蒙商进入蒙古地区。河北、山西等地的商贾也随之蜂拥而至,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发展为商贸繁荣的边塞市镇。在道光至光绪年间商贸更为发达鼎盛,人口多至18万,大小商铺多达4000余家。经营的范围包括牲畜皮毛、蒙盐药材、绸缎布匹、烟茶糖酒、靴帽鞍具、粮食杂货等,各业齐全。
民国初期,多伦每年仅牲畜皮毛交易税的收入就达白银3000多万两,被誉为“南迎中华福,北接蒙古财”。
经棚三大帮各领风骚
位于多伦东北250多公里的经棚,历史上是关东地区通往漠南漠北的要道,也是旅蒙商集中的据点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牲畜、皮毛的集散地。在道光至光绪年间有旅蒙商200多家,形成了山西、河北和回族商铺三大帮系。山西帮开设的有庆德元、庆德享、庆德成、庆德义等庆字号商铺,除经营牲畜和皮毛、杂货外,以加工米面销往牧区为主,分布在经棚的各主要街道。河北帮有宝抵、玉田、蓟县等地商人开设的京货庄,包括福泉隆、福泉盛、三庆源等20多家,多经营丝绸棉布、百货杂品兼营牲畜、皮毛。回族帮开设的有天顺兴、西裕兴、德泰兴、聚顺兴等。许多回族商人还以经营驼运业著称,有常年往返于张家口、多伦、贝子庙、赤峰、围场、外蒙古以及包头、兰州一带跑运输的骆驼队。
清朝末年,经棚的年贸易总额达到白银585万两,其中牲畜、皮毛、粮食、杂货和蒙盐的贸易额占90%以上。
阿拉善祥泰隆一枝独秀
祥泰隆是阿拉善地区最大的旅蒙商,资本由白银8000两扩大到20万两,从业人员由65人增加到260人,拥有牲畜上万头。在阿拉善地区设有8个分号,每个分号经营牧场,每个分号的年经营额在白银7万两以上。同时在银川、包头、山西和京津等地设有分庄分号。其中银川有广发隆、隆泰裕两个分号,负责采购粮食、油料、白酒、地毯和铜器。包头分庄长驻包头广恒西店内,负责销售牲畜、皮毛、药材、采购砖茶、生烟、糖类和布匹,并包销4家地毯厂生产的地毯。祥泰隆每年从宁夏的银川、中卫和甘肃的景泰等地,低价购进大批粮食、油料,最多可囤积粮食40多万斤、胡麻油上万斤,每年收购驼毛百万多斤。阿拉善牧民需要的粮食、烟茶、糖酒、棉布等70%以上的生活必需品和大量的牧业生产资料都依靠它供应。
海拉尔“八大家”奉旨经商
自治区东北端的海拉尔,乾隆年间有聚长成、隆大、广太、晋兴、大利、鼎恒升等8家商号,奉旨到蒙地经商,当地称为“八大家”。其中弘盛隆兴盛时期有牛车150辆,70多人走草地做买卖,一次就向牧民赊购千只羊、百头牛。鼎恒升是合股经营,共有10大股,经营活动主要在呼伦贝尔盟北部牧业4旗。收购的牲畜和皮毛经多伦和齐齐哈尔运销。烟酒、粮油和般日用品,多从齐齐哈尔进货,绸缎、蒙古靴、马靴、马鞍具、砖茶、毡子等民族用品都由多伦购进。光绪年间,在海拉尔设有南北两柜,在牧业4旗设有分店,总号设在齐齐哈尔,并有制酒厂。8家商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庙会期间的交易额达200万银圆,光绪三十四年牧民在庙会上出售牛1.5万头、羊5万只。
旅蒙商带动了内蒙古皮毛业、杂货业、粮油业、金融业、餐饮业、牲畜业、货店业、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因为旅蒙商多为山西人创办经营,故有“旅蒙商带动了晋商兴起”之说。他们在中国的商贸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刘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