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报纸和纤维袋子包裹的门,掉了板子的屋顶,立不稳的桌椅,露着小风的窗户,高低不平的砖头地……破烂不堪的教室却没有挡住28个孩子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
深秋季节,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沙尔沁镇东南学校采访时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全校一到六年级共28名学生,最少的一个年级只有5名学生。在这个条件艰苦的地方,28名学生努力圆着他们的上学梦。
在东南学校当了34年教师的常胜春告诉记者,该校建于1951年,是一所公办学校,现有教师7名,每名教师负责教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全校16间教室只有6间还有门窗,其它的教室更是破烂不堪。近年来,随着年轻劳力外出务工现象的增多,大部分孩子都跟着父母进城读书了,留下来的都是留守儿童。再加上有的家长看到学校的设施越来越破旧,也让孩子转学了。本来两个村的生源应该有120多名,现在却只剩下28个了。
为什么曾经红红火火的学校,现在却变得如此破败呢?校长张金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这些教室都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平房,本身已经到了维修的期限。现在小学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所以学校的经费是按学生的数量拨付的。这几年,生源越来越少,所以经费也就少得可怜,根本不够维修校舍。到了冬天学校都没钱买煤,孩子们只能靠烧树枝过冬。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4年。
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好赶上呼市地税局农税分局的同志在为教室维修门窗,8岁的张晓月羞涩地为叔叔们端来了热水,还低声地说了句“谢谢”。
今年38岁的教师郭成祥就毕业于这所学校。他感慨地说:“农村的孩子都很懂事,学习也特别努力,作为一个本土的教师不在这里任教心里根本过意不去。但这样的状况让人看了真的心寒。希望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能帮帮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
离开学校时正赶上五年级的孩子们上体育课。校墙外偌大的玉米地里有一个摇摇欲坠的篮球架,孩子们争着往没有篮网的篮筐里投球,脸上洋溢着天真而快乐的笑容。(记者 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