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场不好 达茂旗部分薯农却实现增收
内蒙古新闻网  11-10-21 09:1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包头讯 在马铃薯出现滞销的情况下,达茂旗部分薯农却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马铃薯品种、发展订单农业等手段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增收。

  在石宝镇,内蒙古三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3千亩基地的马铃薯却一颗不卖。“市场价钱太低,按照我们的成本测算,现在的价钱卖给商贩不如进淀粉厂。”组织人员起收马铃薯的生产部长黄义说。

  据了解,内蒙古三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05年承包土地3千亩,开始实施规模化种植。黄义说:“今年雨水丰润,早在夏天,公司就预测到马铃薯会大丰收,今年的马铃薯价格可能不会高。公司当即决定投资160多万兴建了淀粉厂,并享受到达茂旗政府在协调贷款、电费补贴、加工费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公司基地的1千多万斤马铃薯已经走进淀粉加工厂,剩余的2百万斤马铃薯将在两天内进厂加工。

  据了解,7斤马铃薯能产1斤淀粉,按照每斤马铃薯0.35元来算,7斤马铃薯是2.45元,目前,淀粉厂出品的淀粉出厂价每斤2.8元左右。而且,与马铃薯相比,淀粉还有存放期长的优势。副厂长温泉说,早在8月份,他们已经联系市场,签署订单,所以目前淀粉的销路不错。他们预测,淀粉的价格还会上扬。

  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三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不仅发展了产业,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需产业链条,深加工不仅让马铃薯升值,也无形中帮助马铃薯基地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而百灵庙镇的宋利红今年种了40亩马铃薯,在10月2日就已经全部买完,而且收入7万多元。与其他薯农不同的是,宋利红种的是种薯。宋利红去年种商品薯挣了钱,今年转换思路,试种种薯,并与一家企业签了订单。他的种薯亩产达到6000多斤,订购企业按照每斤0.85元的价格全部收走。

  达茂旗副旗长梁润栓分析,达茂旗气候、土质、规模等各方面比较符合种薯种植要求,达茂旗明年将加大种薯种植的面积。

达茂旗九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达茂旗从广东引进的种薯繁育基地,三年前入驻,今年种薯种植面积达到了4000亩,产量约为28万斤左右。在散户薯农还忙着起收马铃薯的时候,九华公司的种薯早在10月3日已经卖完。 “我们的种薯是边起收、边按照订单发货,销售的情况都在掌握之中。”公司销售经理娜日莎介绍,今年马铃薯市场波动对他们没有多少影响,因为他们的种植面积都是早在年初就按照订单预算好的。

  据了解,九华公司与广东、广西的的多年合作,形成了完善的订单模式,明年还筹划拓展山东的市场,扩大5000亩种植面积。(内蒙古日报记者吕学先 通讯员王春梅)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包兰线集中修施工...
83名健儿出战城运会
草原深处的幼儿园
塞北秋收忙
丰收的喜悦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大漠深处百鸟翔
最英俊国王大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