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改善医疗条件
从把听诊器等看家宝贝放进肩上布袋里,经历4次搬家,自掏腰包、甚至贷款,改造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
刚开始行医时,王京奎肩上搭个布袋,走村串巷,谁家有病,随叫随到。“那是母亲用老粗布缝的袋子,里面放着几件看家的宝贝:听诊器、酒精棉球和针盒。”王京奎说,直到1972年,高青县为乡医统一发放卫生箱,布袋才进了“家庭博物馆”。
这一年,村里找了一间闲置房,简单修葺后,交给王京奎作为诊室。他用村里给的16元钱进了第一批药,把2平方米的药架摆得满满当当。“虽然还出诊,但总归有了个‘窝’,有了诊室的样子。”王京奎说。
1979年,王京奎卖了12亩地的粮食,加上多年积蓄,筹集600多元钱,把自家老房子整饬一番,当作卫生室。房子虽然简陋,但卫生室已初具规模,有了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药品架等基本设备。
1993年,为改善诊疗条件,王京奎又一次搬家。他拿出自家1万元,又借了2万元,盖起4间房,购进新病床、氧气瓶等。2004年,山东省改造、建设标准化乡村卫生室。王京奎花了5000元,重新装修、粉刷诊所。可是,由于诊所面积不足80平方米,诊断室、治疗室、输液观察室、药房无法独立设置,没有通过验收。
“听到这个消息,儿子有些泄气,劝我别干了。”王京奎说,可一想到乡亲们需要,又咬咬牙,把平房拆掉,贷款10万元,建起了一栋二层小楼。按照省级标准,他将一楼160平方米全部用作卫生室,并投入4万多元,购置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紫外线灯、消毒锅等设备。通过省级验收后,高青县奖励卫生室价值1万多元的医疗用品。现在,卫生室有6张病床,常备各种中、西药,连年被评为县“甲级卫生室”。
【背景】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城市、轻农村”、“重医院、轻基层”的问题普遍存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调整力度,将优良资源向农村、向基层倾斜。在农村地区,各地要利用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等政策措施,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支持力度,要努力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的目标,2011年医改任务提出要支持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