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呼和浩特市各地的蔬菜大棚就不得不包裹严实,抵御寒冷,即使这样,在冬季温度最低的三个月里,也只能种些叶类菜,挣点小钱。但今年在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高兰栓的大棚内却是架豆角叶肥苗壮,西葫芦爬满地头,这是近日记者跟随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视察时看到的情景。为什么高兰栓的大棚内在冬季也能种果类菜呢,高兰栓笑着告诉记者,因为今年他在大棚内安装了“克式温室节能环保暖风炉”。
高兰栓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年冬季他的大棚种的叶类菜一共挣了1800元左右,去年安装了暖风炉,11月16日定植了西葫芦和豆角,现在早已开始收获,平均三天能收获100公斤西葫芦,每公斤5.2元———5.6元,按这样计算,今年冬季挣两万元不成问题。
“使用暖风炉在冬季生产蔬菜增加的成本,约合每公斤蔬菜0.3元,而反季节蔬菜的售价每公斤普遍高于常规季节售价两元以上。增加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暖风炉发明人陶歌斯进一步介绍说,“克式温室节能环保暖风炉”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目前已在根堡村由个体试用向群体示范方向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到冬季,呼市绝大部分果类蔬菜靠外地输入为主,缺少本地菜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严冬季节大棚内没有有效辅助加温设施,不具备果类蔬菜生长的环境。而国内目前的辅助加温系统投入产出的不成正比,也成为严重制约首府冬季蔬菜种植的主要原因。而高兰栓等菜农大棚内使用的“克式炉”是自治区唯一列入国家农技推广项目名录的我区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具有成本低、易于农户接受和操作的特点,推广使用后,不仅能够提高菜农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冬季本地蔬菜品种,降低蔬菜价格。 (记者海珍 实习生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