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围绕“消费与安全”的主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工商、消协、技术监督、农业、药监等部门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联合举办了集中宣传、维权、服务等多项内容的大型活动,集中受理消费者投诉,解决消费难题。各盟市也同时举办了大型消费维权与服务活动。本报设置的3.15投诉台接受消费者投诉30余起,内容涉及房产、农资、网购、家电、化妆品。来自首府地区的百余家企业现场签署了《万家企业诚信承诺联盟活动承诺书》,郑重承诺:深入落实企业在消费维权中的主体责任,引导和推动企业牢固树立“信用为本,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推动全社会增强诚信意识,努力构建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当日,首府工商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咨询4000余人次,申诉举报130件。消费者的申诉主要集中在日用百货类、电子电器类、房屋建材类、居民服务类。另外,中老年消费者投诉量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医药、保健品、健身器材等。当日,工商部门按照统一部署,把消费维权活动向社区、农村、商场、企业、学校、景区延伸,方便消费者就近咨询申诉,并在驻站场所悬挂横幅标语,设立投诉台,主动受理广大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类似这样的消费维权“六进”活动将为期1个月。
另据了解,当天全区各地均举办了相关活动。锡林浩特市工商局组织开展知名企业推广名优产品、假冒伪劣商品鉴别知识活动,还召开了“消费与安全”年主题论坛会,邀请部分专家学者、理事单位、维权志愿者以及大型商场、超市等代表参加。满洲里市工商局通过大型展板,向消费者公布2011年度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典型案件和消费投诉典型案例,帮助消费者提高辨别商品的能力和维权意识。包头市工商局公开销毁标值6.97万元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记者 刘晓君 通讯员 李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