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4月19日,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大田开始播种。仅用了4天时间,17台大小型精量覆膜播种机就一次性完成了600多亩播种、下“水带”和覆膜的任务。

  以前,小南京洼村的村民从来没有提前确定过春播的日子。啥时候播种,那要看老天爷脸色。因为干旱,村民们很多年份只能种些生长期短的杂粮。这里沟壑纵横,地下水贫乏,村前虽有一座库容为11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但全村4800亩的耕地,除去水库边上的100多亩,都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

  作为通辽市水务局包扶的贫困村,去冬今春,市、旗两级水务部门投入资金330万元,为该村建设了膜下滴灌一期工程。工程从水库两级提水,4次过滤,通过铺设田间滴灌管网把水送到田间地头,3800亩耕地从此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为此,该村成立了用水协会,实行播种、覆膜、铺设滴灌带、施肥和施药“五统一”。

  “老百姓太高兴了!村里能出动的50多名村民主动出工出劳,去年一个秋天就完成了2000多米的地下管网铺设工程。”村党支部书记杨景祥说。

  负责包扶工作的通辽市水务局总工程师白显金介绍,利用地上水源进行膜下滴灌,这在自治区还是第一例。明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后,小南京洼村农田将全部实现节水灌溉,与大水漫灌相比,可以节水60%;按每亩种植玉米增产400公斤计算,扣除地膜、水带等费用,每亩可增收600元。(记者 李玉琢)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棒子”真棒
保畅通
又到桃花盛开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背消防队活跃
读书日里书香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