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随乌海市海勃湾供电分局卡布其营业站工作人员一起去巡线。
道路高低起伏不平,两侧就是六七十米的深沟,七八级大风刮得暗无天日,迎面一辆辆煤车会突然呼啸着冲出来。即使坐在检修车中,不一会儿,脸上就蒙了一层煤尘。
卡布其营业站加上临时工一共有9名工作人员,负责卡布其二矿及周边地区的供电任务。营业站站长石凯告诉记者,乌海市实施棚户区搬迁改造后,卡布其营业站原本负责的6700多户居民如今只剩下1400多户,一栋楼或大山深处的山坳里常常搬得只剩下一两户,为了这一两户的生活,原有线路只得保留,线路故障却比以前增多了,巡山一次得跑300元钱的油。
工作人员张杰说,天气越不好线路故障就越多。4月10日晚上9点多,一位70多岁的大妈打来电话,说她家保险丝烧了。张杰从15公里外的市区开车赶去维修。夜里,矿山的路更加难走,他有几次险些冲下路基,等检修好回到城区的家里时,已是深夜1点多钟。
一路巡线,不时下车在浓浓煤尘中查看。这样走走停停,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山坳里只有4间简易房的一处居民点。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烟尘中,一位捂着嘴、满脸煤尘的居民从屋里出来,热情地同巡线员打招呼。“他们常来帮我检修线路,都是熟人,不管什么时候,一打电话就到。”居民皇甫召贵说。
巡检完几处常出故障的线路,回到营业站,屋里虽然开着空调和电暖气,但仍阴冷难耐。“由于搬迁,这里一冬天也没有暖气,而且吃水还要到远处自己去提,中午在屋里休息还不如到外面走走。”石凯说。
突然,石凯对着记者笑了:“于记者,你看你的脸。”记者一照镜子,整个大花脸。再看石凯他们几个人,脸上也都是一道道黑。
“我们早习惯了,在这工作就是这样。”石凯等人笑着说。(记者 于海东 通讯员 裴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