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一]元上都遗址历史沿革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与多伦县,处在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曾是元世祖忽必烈汗的第一座都城(1263—1273年)和其后元代各帝的夏都(1274—1368年)。遗产区面积25131.27公顷,包括整体格局清晰、保存完好的上都城、关厢、防洪渠、墓葬群等遗址遗迹;缓冲区面积150721.96公顷,涵盖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在内的遗址环境。
元上都选址于上都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史籍赞其“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分布范围约18平方公里。它完整呈现了元代夏都的整体格局与营造特色,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遗址。
现存遗址由城址(含宫城、皇城、外城)以及城垣外的关厢和城市防洪渠组成。遗存类型有城墙、城门、道路、护城河、防洪渠,以及宫殿、寺庙、商铺、民居、仓库等各类建筑基址。城址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边长2200米,面积约484公顷,由宫城、皇城和外城3部分环套而成,明显引用了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都城规划的设计传统。3重城墙外均设有护城河,城外西北面的铁幡竿渠是整座城市的防洪设施,体现出湿地建城的特殊需求。
元上都由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大一统的王朝元朝的第一个首都,地处亚洲北方草原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地理交界处,是连接漠北蒙古族兴起之地与中原汉地的交通枢纽。史书记载其“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都说明了其地理位置对于有效控制漠北和辽东,加强与中原地区联系的重要性。
元宪宗元年(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建立“金莲川幕府”;宪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命汉族幕僚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河北“选地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作为忽必烈藩王驻地所在;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此称汗,开平成为临时都城;中统四年(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元上都正式成为元朝都城;中统五年(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建成,称大都。
自此,蒙元帝国实行以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的“两都巡幸制”。元朝历代皇帝为避暑热,每年夏天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到上都避暑游猎和处理政务;并与漠北蒙古贵族聚会于此,按照蒙古习俗举行一系列宴会、狩猎、祭祀等活动,包括皇帝登基、诈马宴等蒙古族统治阶层的庆典传统,以加强朝廷对拥有强大势力的漠北蒙古宗王贵族的联络与控制。
1358~1368年,元上都在元朝末年农民战争中受到破坏。明代初期(1430年之后)废弃为遗址后,长期处于自然保存状态,完整保存至今。
元上都作为忽必烈的龙兴之地、蒙元帝国百年风云的权力中心之一,在此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宗教、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范围产生过显著的影响。多种语言的、丰富的文献史料与遗址保存的完整性,使其具有久远和广博的考古研究潜力与魅力,对当代乃至今后的人类文明与文化进程仍具有启示与发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