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 辉煌内蒙古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风采】幸福满洲里
 

  欧式风情浓郁的城市风光

  城市,是—方百姓的“幸福港湾”。生活在满洲里的入们,在不知不觉中总会有这样的感受:现代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便民路平坦通畅,二水源清澈香甜,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生活环境整洁舒适……—桩桩、—幕幕,让这里的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幸福就在身边。

  舒适整洁的小区

  宜居满洲里

  “从前的满洲里就6条街,抓把瓜子边嗑边逛,一会功夫也就转遍全城了。现在我要是出门啊,必须得先规划好路线,不然啊,走着走着,就懵了。”土生土长的李大妈告诉记者。

  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满洲里市始终坚持把城市发展置于全国、全自治区的发展战略中,始终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转型协调推进。“十一五”初,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了“南区改造、北区升级、东部西迁、组团集中”的城市发展思路,坚持每年以亿计的增长幅度,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承载力,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以“打通断头路,改造旧道路”为重点,满洲里市建设了外环路、机场路、通湖大道、中央大街等城市道路和扎赉诺尔立交桥、西郊路四通桥等9座立交桥,公路总里程达到593.6公里,为构筑“一环、三横、五纵、五出口”的路网框架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道路建设,畅通了城市“大动脉”,极大增强了对外交通联系,对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源工程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过去的满洲里人喝的是高氟水,老人骨质松、孩子牙齿黄……”74岁的退休老人李德昌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时,颇有感慨地说。为了使百姓喝上“放心水”,满洲里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改善百姓生活环境,从二水源引来的涓涓清流让这里的人们告别了高氟水,并完善水质监测体系,使居民饮用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加强输配水管网建设和城市集中供热建设,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发展到848.3万平方米。同时,集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也相继完善。

  为低保户发放菜金,使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北京专家常年坐诊,百姓看病更方便

  与此同时,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增加居民收人、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着力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人增长机制,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增收渠道,城镇居民收人呈现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层次稳步提高的良性运行格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1年,满洲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1万元,与1992年相比,年均增长13.6%。人均可支配收人水平在呼伦贝尔市13个旗县市排名第一。

  在满洲里学习快板的俄罗斯姑娘

  魅力满洲里

  满洲里注重对俄蒙等外来文化兼收并蓄,让东西文化交汇、南北文化融通,并能在此共存、碰撞、交融,进而得以创新。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是欧式风格的建筑,商铺招牌上汉字、蒙文、俄文三种文字共存。有人形象地说:“中国人来到满洲里就像出了国,俄罗斯人来到满洲里就像回到了家。”

  夜幕垂落,路旁的灯盏在逐渐涨潮的黑暗中次第点亮。满洲里近年实施的灯光工程已经显露辉煌:全市大大小小的楼房、建筑皆有灯饰,即使是居民房也不例外。沿五道街这条长街一路走下去,始终灯火通明,直达国门。满洲里还适时启动了“外立面”改造工程,既完成了对城区市容环境的美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欧式建筑文化风格,使全市街道建筑和谐统一,又相得益彰。也正是因为满洲里独特的异域风情,在全国魅力城市评选中,从1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与苏州、丽江等10个城市共同赢得“中国魅力城市”殊荣。

  在满洲里街头随处可见的俄罗斯游客

  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几年来,满洲里市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中俄蒙三国国际旅游节、十三届中俄蒙三国国际冰雪节和八届中俄蒙三国国际选美大赛。活动的效应迅速扩散,满洲里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与日俱增,很快便成为了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和中俄蒙三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满洲里先后筹措5亿元资金,建设了与群众生活、就业、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息息相关的多功能体育场、体育馆、新闻大厦、国际会展中心、特色博物馆、俄罗斯艺术博物馆等,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今年,满洲里市又新建了10多处居民区绿地休闲文化广场和6所3000平方米社区文体活动中心,集基层党校、文体活动、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向群众免费开放。目前,满洲里市基本实现了每万人拥有一个广场、群众一公里生活圈内就有文体活动场所的目标,市民出门15分钟内就能到达一处文化场馆,30万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服务。

  文明满洲里

  满洲里围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建中国魅力名城”这一主题,于2009年1月20日,被中央文明委授予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夺得了反映城市整体文明、科学发展水平的全国综合性最高荣誉。2011年,满洲里市顺利通过复检验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满洲里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统筹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科普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了“六城联创”,并取得了实效。今年2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上,满洲里市获得了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在满洲里,从一些细微之处就能够感受到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1000多名出租车司机在高考期间免费接送学生;从蒙古国进人500只黄羊,边城人备足草料,善待这些寒冬里的“不速之客”。

  “老出租”王志刚在满洲里开了6年出租汽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开车比以前安全多了。他说:“自从昼夜网格化巡逻机制启动后,巡逻车不间断地在城市大街小巷昼夜巡逻后,我们出租车司机的日子安稳多了。”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市民也有与老王一样的心情。

  老百姓心中有秆秤,是轻是重掂得清。老百姓亲身掂出来的“安全感”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满洲里市特别注重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人们工作生活的安全感。打造“平安满洲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成“打防控”一体化工程,完善城市技防监控系统,加大昼夜网格化治安巡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满洲里市公安局设立俄语110报警服务中心,积极为俄罗斯客商解决困难,保证他们在满洲里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建立了公安巡警24小时巡查制度和网格化管理,新增了20台警车投向路面和社区,并在全市100多个居委会中普遍建立了综治组织机构,组织外来人口、人力三轮车组成应急民兵连,协助公安部门维护了治安环境,群防群治覆盖面达到100%。近万个摄像头安装在城市重要点位,外来投资者和市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达到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社会环境。

  平抑菜价使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富

  漫步在满洲里街头,你会看到市民悠闲地生活,看到俄罗斯人放心购物,看到外地游客满意的笑脸,这里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受到安全、祥和、和谐、文明。“其他城市的商品我不买,我现在只买满洲里的。”俄罗斯游客说,“这里的商户不会欺骗我们,买的商品有保障。”像伊万这样的俄罗斯人都喜欢到满洲里采购服装、电器、蔬菜水果。据一项调查显示,满洲里成为远东地区人民最向往的城市。满洲里的商品不仅为俄罗斯老百姓装点了生活,还给在这里经营的商户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从山东来满洲里从事蔬菜贸易的王燕说:“我就是来满洲里淘金的,俄罗斯对菜果的需求量大,我们只要能供应的上就有金可淘。”王燕说,满洲里政府的优惠政策多,各部门办事效率高,才使得她的蔬菜每一次都能轻松报检、顺利出关,有利可赚。如今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效益圆了王燕的淘金梦。“小”政府造就大诚信,大诚信方有大市场。满洲里市政府保证市场主体的机会公平,提供良好的服务,维护市场秩序。近年来,满洲里市实施“干部知识更新工程”,扎实推进政务、法治文明建设,提升了政务文明大环境。建立了《预约市长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设立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及“市长电子信箱”,发放了“信访便民卡”,极大地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问题。党政领导经常深人到基层中为群众进行现场办公,当即解决问题。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面向全市人民开展万人测评的“民评官”,同时开展了百名特约监督员、百名人大代表、百名政协委员参与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的“三百”监督活动。重点抓实了行政审批中心、满洲里旅游外事服务大厅、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大厅、产权交易服务大厅、公路口岸联检服务大厅、工商企业登记大厅、国地税办税服务大厅等九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行业风气普遍得到改善。

  如今,走在满洲里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听到文明的足音。以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内容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是满洲里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的协调发展。满洲里,这座承载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两个文明比翼齐飞,正在向国际化的口岸城市大步迈进。(吴彦鑫)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深秋美景
金秋喜事有几多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晚秋雪景
大雪致绿化树很“受伤”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