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自治区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李俊龙代表:监管链条拉得太长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忧心忡忡,老百姓失去了最起码的安全感。有人说:“吃动物怕含激素,吃植物怕含毒素,喝饮料怕掺色素。”作为人大代表,李俊龙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每起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都能反映出个别食品生产企业的道德缺失与违规违法,也暴露出个别地方政府部门疏于管理。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链条拉得太长,哪个部门都管,哪个部门都管不全。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质监、食品药品、卫生、工商、农业等多个部门,关系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协调,理顺并明确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责任,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做到监管工作无缝衔接。”
在李俊龙看来,食品工业不仅是道德工业,也是良心工程。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树立诚信意识,严格自我约束,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与管理,与看不见的企业理念、道德和责任相融合,对原料供应、加工生产、流通、消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检测,构成企业良性发展的基本要素。同时,广大老百姓也要摒弃贪便宜、图方便、随大流等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培养看日期、查包装等科学的消费习惯。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只有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老百姓才能在蓝天下拥有一片绿色。
边生花代表:从业者要自觉重视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在备受老百姓关注的同时,许多食品行业的从业者,也在思考食品安全问题。
边生花,从事食品行业20多年。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让她认识到,作为从业者,应该比老百姓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边生花说:“作为食品加工企业,我们身上担负着很重的责任。目前,我区很多食品生产企业是手工作坊,而且大多数分布在农村牧区接合部,设备设施陈旧,从业人员素质低,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除少数大中城市外,农村牧区食品市场相对滞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运输与仓储条件较落后,食品流通环节监管难度大。同时,有关部门对农牧民缺少关于食品安全的宣传和引导,导致他们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缺乏安全消费意识。”
边生花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手工作坊的监管力度,从原材料、进货渠道以及生产、加工、储藏等环节上严格把关。质量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食品企业自身要做到坚持原则,杜绝不良风气。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食品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企业扩大场地,提供食品技术、人员支持,为食品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边生花呼吁:“食品行业同仁应在放心健康食品生产上尽力尽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