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8337”发展思路系列报道】走出非公经济的“政策悬空”地带
 

  在经济增速减缓、进入质量型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国内大部分产业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从经营理念、规模、质量、价格扩大到技术和劳动者技能等方面,出现竞争层次“下沉”趋势。由此带来的是企业发展对社会发展水平的依赖,城市适宜居住水平、社会事业供给水平、个人发展空间等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这方面,我区与发达省区和周边核心城市比较,也不具有对人员的吸引力。

  我区有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多项国家优惠政策都在我区落地,我区也在30多年的发展中制订了促进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政策。观察和分析自治区有关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足之处在于政策的条文“非常好看”,但面对庞杂、多元的非公经济群体,这些条文的“瞄准度”非常之低,没有针对自治区非公经济不同类别、不同状态的针对性的对策;而且,政策“都比较大”,缺乏具体的、可落实的实实在在的措施。在执行过程中,政策的宣传、推进、执行没有具体的责任方,好的政策也出现“政策悬空”,无从发力,这是目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环境存在的重要缺陷。

  方向:强化政策扶持扩大活动领域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对落实十八大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在王君同志针对落实“8337”的讲话中,明确了三个要点:

  一是非公经济不仅仅是产业和生产等传统意义上的经济领域,“8337”和王君同志讲话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领域涵盖了社会活动的大多数领域,即“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铁路、金融以及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尤其强调“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下决心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对民营企业放开,能源、铁路、金融、市政以及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要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在城镇化、城镇建设扩容提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8337”设定的思路下,扩大非公经济活动的领域为其发展扩展出巨大的空间。

  二是强调政策和措施要“明确管用”。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中央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政策和措施的指向要着力消除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要在资源配置、金融财税支持等方面给予非公有经济公平合理待遇,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个要求上对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政策制定环节,下对旗县区和各类执行机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而细化政策、实化政策,从规避以往问题出发,需要政策制定的制度方面有所改进,要形成从非公经济各类需要出发,自下而上、分门别类去调查、分析现有制度的各项细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政策制定体制机制,把悬在空中的政策落在实处。

  三是用考核政绩的手段抓落实。要求各级各部门重视,要求各部门互相配合。提出要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自治区的战略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非公经济发展摆到重要位置,纳入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经常分析研究非公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非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表示“要下定决心抓几年”。对于各级党委政府而言,需要配合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政府过多关注大项目、招引大企业的经济发展惯性,注重社会发展对地方百姓投资、投身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支撑。同时,搭建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贴近需求的服务,要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对于全区而言,在自治区层面上结合城镇化,推进城镇布局和经济布局调整,促进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等等,都需要进行认真、细致,尤其是需要务实的工作。

  从非公经济自身发展的角度,当大环境从经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的变革来临之际,更好地适应银行、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甚至交通车辆管理等关联的社会机构的规章制度,关注市场变化对传统经营带来的挑战,调整自身经营思路,如果难以适应就快速变现、转行,或等待时机等等,是社会转型期现存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社会资金作为投入和进入经营领域的后备力量,掏自己腰包、真金白银投入,实际上的理性和慎重无需这里简单地建议。在当下,国家政策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落实的进程中,会有政策优惠,需要社会资金在投入时关注,自不待言。

  “8337”发展思路,是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行政体系要全力推进的工作内容,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各级政府而言,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遵循科学发展、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把握社会经济运行变化趋势,结合本地实际、从实效出发安排制度,会更有益于在“8337”发展思路的要求下,取得更大的成绩。(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魏佩 ]

关注留守儿童
户外休闲活动成为...
环保日里描绘美丽...
盛乐芍药成焦点
快乐嘎拉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活动举行
居延海生态环境稳步好转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