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寻找最美内蒙古人·最美教师】这个园丁叫牡丹
 

  “六一”前夕,乌拉特中旗蒙古族幼儿园园长牡丹比以往更加忙碌了,她每天除了组织指导各班排练节目参加汇演以外,还得亲自外出联系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她要让400多个孩子过一个热闹而有意义的儿童节,因为这是孩子们搬进新幼儿园后的第一个儿童节。

  走进环境优美、外观漂亮的乌拉特中旗蒙古族幼儿园,无论是教学楼内的装饰和布置,还是教室内的教具和设施,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

  “民族教育得从娃娃抓起。”这是牡丹园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从事民族幼儿教育的12年里,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为民族学前教育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不瞒你说,2002年旗里决定让我担任民族幼儿园园长的时候,整个幼儿园只有100多名孩子,其中蒙古族孩子只有9名,当时教师队伍人心涣散,生源严重不足。”时至今日,牡丹仍然对刚来时幼儿园的落后状况记忆犹新。

  为了彻底改变民族幼儿园的面貌,牡丹全身心投入到了幼儿园软硬件改善建设中。她每天东奔西跑,早出晚归,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民族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添置现代化教学装备以及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硬是让幼儿园重新焕发了生机。2011年,在旗里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投资1500万元的标准化幼儿园教学楼正式建成,形成近20个教学班、415名幼儿、70名教职工的规模,一跃成为乌拉特中旗唯一一所承担蒙、汉、英三语教学任务的一类甲级示范幼儿园。

  看着那些聪明活泼的孩子们快乐地成长,牡丹动情地说:“我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随后,牡丹又开始抓软件建设。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给蒙古族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母语环境及平台,她主持承担了全国课题“蒙古族幼儿讲故事(乌力格尔)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教研子课题,采用“故事盒操作”、“木偶剧表演”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孩子们从讲述蒙古族故事入手,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她还从孩子学唱乌拉特民歌入手,通过每年举办“幼儿那达慕”活动等形式,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和摇篮。

  艰辛的创业换来累累硕果,牡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百佳最具发展潜力幼儿园园长”等荣誉称号。民族幼儿园全新的教育模式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成为乌拉特中旗乃至巴彦淖尔市民族幼儿教育的一个知名品牌。(记者韩继旺)

[责任编辑 魏佩 ]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小药箱承载“大卫...
关注留守儿童
户外休闲活动成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夏季里的滑雪赛
走进美丽的巴丹吉林沙漠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