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8337”实践探索】发挥文化的双重属性 提升地区软实力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并大力实施“8337”发展思路,其中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作为一个重要发展定位。鄂尔多斯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充分认识文化的双重属性,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文化具有双重属性

  文化的事业属性。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精神与审美,具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功能,通过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弘扬,以及文化产品对人的不断渗透和影响,逐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最终实现以文化人。“十一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每年投入7亿元以上,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创造了条件。

  文化的产业属性。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通过开发和利用,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借助各类市场营销手段,让人们认可并消费,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满足人们多样多元的文化需求。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抓手。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GDP的25%左右,文化产品出口每年在700亿美元以上,已经超过了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2012年深圳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依然达到了20%的增长速度,实现增加值930亿元,占深圳全市GDP的7.2%。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吸引了2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全市注册登记的文化类经营机构达2000余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以成陵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鄂尔多斯婚礼、服饰为文化元素的“鄂尔多斯新娘”人型艺术品,赋予煤炭艺术生命的鄂尔多斯煤画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市场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约80亿元,占GDP比重在2.2%左右。总体来看,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尚处在起步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优秀的文化产品还不够多。

  二、文化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文化事业的繁荣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出良好的文化土壤、消费人群,通过不断参与文化活动,人们会感受到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愉悦,会自觉地消费更多的文化产品。比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经过10年的培育,从2002年起,由政府主导改为专门公司运营,民歌节全面走向市场。2012年民歌节期间,举办的“中华民歌大赛”听众达4亿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亿多元,“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长为我国著名的节庆活动品牌。文化产品只有发挥其产业属性,接受市场的检验,才能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其事业属性也能得到更长久的发挥。历经130多年的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至今常演不衰;英国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已翻译成13种语言,在超过240个主要城市上演,全球有超过4200万人次看过该剧,并且创造了20亿美元的票房;《鄂尔多斯婚礼》从2005年开始正式演出,经过几年的锤炼和提升,已成为鄂尔多斯主要旅游景区、各类重大活动、对外文化交流的必演剧目,从6月12日开始,又将陆续在武汉、深圳等20个城市巡回演出,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弘扬了地区民族文化。多年来,鄂尔多斯创作了不少文艺作品,甚至有些作品获得全国大奖,但这些作品在创作之初,只注重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几乎没有考虑其产业属性,最后导致“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结果。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销售文化产品的同时,其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也会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出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比如,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大规模的向外输出,为本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内发挥了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对外提升了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如何发挥文化的双重属性

  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文化双重属性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实际,继续将文化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支点,在宣传工作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一是让文化成为提升地区美誉度的新载体。充分挖掘鄂尔多斯独特的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鄂尔多斯婚礼》等民族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外宣,将外宣工作重心由经济、资源的“硬实力”宣传向文化、精神、品格的“软实力”宣传转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借助品牌效应,集中展示鄂尔多斯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和文化产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作用,让外界认识一个全面、真实、文化的鄂尔多斯。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艺术家来鄂尔多斯采风、创作、指导、交流,创作一批能够充分反映鄂尔多斯人精神品格的文艺精品,力争使这些文艺精品能够像电影《阿诗玛》、《五朵金花》对云南产生的效应那样,像上世纪60年代的《鄂尔多斯风暴》那样,成为传播鄂尔多斯文化、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力争用发展的成就引导外界,用地区的精神感化外界、用特色文化吸引外界。

  二是让文化成为密切党和人民联系的新纽带。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揽,以“七城联创”、“爱我家乡文明行”主题教育活动和“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动员全市宣传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于群众,充分体验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真正做到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充分挖掘、发现基层一线鲜活的人和事,培育和塑造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的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感化人、教育人、引领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让更多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引导百姓、教育百姓、鼓舞百姓。

  三是让文化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充分发挥鄂尔多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一城、五园、四街、八大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一城:蒙古源流影视城;五园: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产业园、东联动漫产业园、秦直道文化产业园、萨拉乌苏文化旅游产业园;四街:文化娱乐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蒙古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八大产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广告会展业、影视音像业、文化产品业、动漫产业、体育竞技产业),从构建完备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民族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培育文化消费市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培育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经营管理好、产品和服务影响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和蒙古族民俗文化保护基地。(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苏建荣)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嘎查自办那达慕
绚丽·鄂尔多斯
异彩纷呈皮画展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游牧文化成拍摄焦点
多彩西乌珠穆沁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