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又是拉动投资与消费的双驱动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需要,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保障,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
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三个着力”和“三个更加注重”都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在“8337”发展战略深入破题的关键时期,我区全力以赴筑牢城市基础设施这—根基,推动城镇化加速,改善民生。
加大投入彰显特色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来为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重视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要突出抓好县城扩容提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一批市政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的重点县城。
我区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打造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服务良好、和谐有序、文明开放的城镇发展模式。“十二五”前两年,全区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4亿元,超过“十一五”时期5年完成的投资总额;2012年底,全区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88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2.99平方米;城镇用水普及率达到91.01%,比2010年增加3.04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9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2.23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08%,比2010年增加17.6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55%,比2010年增加8.63个百分点。
依照自治区对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功能完善、特点明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各盟市立足区情,着力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格局。
包头市委、市政府组织市规划、建设部门,邀请国内外25家顶级设计团队,对钢铁大街与阿尔丁南大街、新都市中心区、南海公园周边区域、小白河区域等7个城市重点区域及城市水系景观、绿道等,开展了概念性城市规划设计,并通过了国内顶级规划专家的评审。
乌兰察布市按照“一市(乌兰察布市)、两区(集宁区、察哈尔工业园区)、三组团(集宁区、察哈尔工业园区、察右前旗)”的城市发展框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划中心城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先后完成了察哈尔工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区、平地泉新区等四个区域18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
为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我区于2012年4月23日启动了“城乡建设管理年”活动。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通过2012年至2014年3年完成6大任务: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优美整洁城市;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施数字化工程,打造数字化城市;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法作风、素质和形象;强化监管措施,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等。
通过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我区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观。2012年,全国市政公用设施10项指标排名中,我区有6项指标保持上升趋势,有3项指标排名与2011年持平。其中,2012年我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7.93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7位,比2011年上升2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4位,比2011年上升了2位。
今年2月份,自治区又细化了“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将城市规划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加强了对旗县城关镇“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的督导和考核,增加了节约用水管理工作的内容,启动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无害化等级评定工作,强调旧城区道路改造强弱电入地,增加了城市创建加分因素,诸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以期使全区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