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传真】
城市建设一举多得
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决策层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为破解中国城市建设质量不高的难题指明了方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等原则,着力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与棚户区改造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现了决策层从公众需求出发,建设为民、取信于民的惠民之道。
与此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还明确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六方面重点工作,为补足城市发展中“短板”确定了目标: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镇供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三是加强燃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四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网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加快在全国设市城市建设步行、自行车“绿道”。做好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五是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李童 李春)
民资外资将成为城市建设生力军
毕马威中国基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伟成8月25日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民资和外资将成为重要的力量。
叶伟成说,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更注重增长的质量,这也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正从快速发展时期逐渐过渡到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基建项目的融资渠道都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土地出让金、政府债券收入等。但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筹集资金压力陡增。
“这也意味着社会资本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叶伟成表示,近期,中央和地方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除民资之外,来自国外的投资经营者也对参与中国的基建行业投资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李天真)
新型城镇化续航中国经济
以实现人民安居梦为导向的民生工程正融入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新时期对于推进城镇化的新型考量,既着眼于改善百姓生活,也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力和恒久能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研究下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会议上要求保持合理投资增长,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专家认为,改造棚户区让百姓住上新房,一方面是改善民生之举,另一方面也是政府稳定投资的经济策略。
据中金公司等机构测算,中国每年200万至300万套棚户区改造房建设将拉动2000亿元至3000亿元左右的投资额,贡献投资增速3%左右。未来五年,中国还将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并采取增加财政补助、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扩大债券融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朱绍斌 许茹 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