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承办自治区全运会的赤峰市体育中心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让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副主任国金兴感到轻松的是,到施工现场核实工程量这些繁琐的初审业务可委托给赤峰九鼎项目建设管理公司,省力又省心。借用“外脑”进行财政投资评审,是赤峰市财政评审改革的创新之举。去年,该市对1800多个财政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审减资金16.5亿元,省出的钱相当于全市近2成的财政收入。
根据工程总造价和审减额,市评审中心来支付中介评审费用。这样中介机构就能把政府的工程当做自家的工程尽心尽力地管理。今年,体育中心要上10块电子显示屏,最初施工企业报价是780万元,市财政评审中心和九鼎公司一道多方询价最终把价格压到了455万元。施工企业每月干了多少活,该拨多少款,是国金兴和九鼎公司技术人员监管的主要工作。自评审中心工作组入驻工地以来,已审减工程进度拨款2.8亿多元。
从去年开始,该市对财政投资评审进行深度改革,大到财政评审办法,小到评审的规范流程,先后出台了20多项管理规定,确保政府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目前投资1000万元的基建项目和5万元以上的维修项目已全部纳入到评审范围。一个项目该花多少钱,事前要招标控制,事中要全程跟踪,事后要结算评审。
在中心城区河道治理项目的结算评审中,评审中心对35个标段逐一审查,大到橡胶坝的工程量,小到园林绿化树木的具体棵数,都一一过筛。这个送审金额为5.1亿多元的项目,最后核减金额达到了2.7亿多元,成为评审中心成立以来结算评审核减资金最多的一个项目。
“财政评审不是拦腰砍一刀,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得让施工单位心服口服!”市评审中心主任鲍建国介绍,每个评审项目都要经过初审、稽核、主任办公会确认三道审核手续。对争议较大的评审项目,还要组织设计、质量监督、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家来确认评审结果。目前,该市12个旗县区都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为了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审核力量,今年评审中心又公开招标6家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选聘单位。(记者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