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国今后将实现面向两类人才的两种高考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两种高考模式的提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
学生将多一种选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王利博士认为,采取两种高考模式将意味着过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高考模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多了一种选择。
“现行高考是为选拔学术型人才而设立的,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可是要知道,这两种能力只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孩子学习成绩虽然不好,却有着动手能力强、特别有韧劲的优点。这些学生不适合走学术型路线,却非常适合走技术技能型道路。”王利说。
王利说,近些年关于现行高考评价机制人们有着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课程改革至今多年之所以成效不明显,主要是受高考评价机制的影响。将高考分为技术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将直接带来高中课程的变化。“从高中开始,学校就要针对学生特点及未来的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对于要走学术型道路的学生来说,
高中时期就要加强学术型知识的学习。要走技术技能型道路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培养动手能力、职业操守及敬业精神。”她说。
上海大学教授顾俊在媒体上就两种模式高考的话题发表文章时也说,分流部分更倾向于技术技能型职业取向的学生,有助于个人更好地规划人生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潜力。顾俊认为,扩招以来,高校课堂上可以明显感觉部分大学生怠于学习,
处于“混文凭”状态,这里既有大学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上的问题,但也肯定存在学生与知识型高等教育的“不投缘”。
“关于高考两种模式,我们也是通过媒体听到了一些消息,但至今没有接到教育部的正式通知。”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工作人员说,我区正在开展相关摸底工作,待国家高考改革方案下发后,再结合我区特点研究出台我区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