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村改居”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内蒙古新闻网  14-04-30 08:28 打印本页 来源: 本网综合  
 

  编前的话:“村改居”是我区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村改居”让更多的农民华丽转身,变成了市民。农民减少了,市民增加了,农村减少了,城市扩大了。一加一减中,城市化的比例逐步在扩大。“村改居”后,农民变成市民,农民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兵役等方面按照市民标准执行,村民成了真正的市民。到2012年底今年我区就有100多个村完成“村改居”工作,有更多的村民成为市民,这件好事值得称颂。2014年,内蒙古将继续规范全区村改居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磅出击】

  内蒙古自治区下发通知:“村改居”杜绝急于求成

  “村改居”是我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全区村改居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解决因村改居工作不规范引发的社会问题,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基本权益,日前,自治区下发关于规范全区村改居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要对已完成村改居工作的社区居委会,认真调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严格抓好落实。已完成村改居工作的社区居委会要做好原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建社区居委会的脱钩,理顺各种关系,按照居委会设置标准,科学规划,合理摆布,完善机制,规范运行。对正在进行村改居工作的社区,要严格程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听取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意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制度和服务政策的衔接工作,确保工作的稳妥顺利进行。坚决杜绝一些地方急于求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尊重村民意愿,随意撤并村委会,开展村改居工作或非规范运作,损害群众利益。

  【各地动态】

  呼和浩特:赛罕区23个行政村实现“村改居”

  走访刚刚实现“村改居”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巧报镇大台什村,村民王温老人分外高兴:“俺刚拿到更换的非农业户口本,咱也能享受市民待遇了!”“嗯,我们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的平房区,住到移民新区,俺们家兄弟姐妹一大家人分到了7套100平米左右的楼房,享受着优质的社区及物业服务,生活环境变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俺们还入社保、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没有后顾之忧了!”村民米秀也忍不住感慨几句。

  怪不得在巧报镇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村民身份整体转换,社会保险整村参加,承包土地性质不变,集体资产入股继承,村民变市民,后顾无忧我看行。”记者了解到,赛罕区至今已有大台什、小台什、双树、西喇嘛营、后不塔气等16个城中村完成了“村改居”工作,共有8123户21796名村民变为市民,以前的村委会也正式更名为居委会。

  西把栅乡一位村委会主任赵三子介绍,“村改居”后,村民原有的承包地性质不变,仍可继续种植,将来征地时承包者还可以领取补偿款。村现有的集体土地及资产将成立股份资产管理公司,村民以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股民,股份还可以继承;社保、医保、低保及养老保险均按照城镇居民标准发放,整村参加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统筹。另外,村民子女在上学、升学及参军转业等方面也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详细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大规模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千人齐练健身气功
首府街头春意正浓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