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转改大赛】黄色的“利爪”被绿色钉牢
 

  呼伦贝尔,在很多人心中,这4个字代表着绿色的草原。然而在呼伦贝尔市林业局造林治沙科的一幅地图上,我们惊讶地发现,这绿色中竟然有大片的黄色。

  “这是根据2009年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绘制的呼伦贝尔沙化面积及程度分布图。”造林治沙科科长曲香芝指着地图介绍。地图上,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旗境内的两片黄色都连成了片,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呈点状分布,三片黄色仿佛一只利爪,撕扯着偌大一片绿色。

  “呼伦贝尔沙地主要分布在牧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按照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部署,我们开始了治理。但是由于治理规模较小,沙地以每年100多万亩的速度扩张,面积一度达到了近2000万亩,还有1650万亩有明显沙化的趋势,两者相加面积已经接近呼伦贝尔草原1.49亿亩总面积的1/4。”

  “呼伦贝尔沙地居于草原核心地带,对草原、对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欧亚交通大动脉滨洲铁路也产生了很大危害。”曲香芝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呼伦贝尔的发展基础。2009年,呼伦贝尔市向那片黄色宣战,提出每年完成100万亩沙区综合治理任务,确保治理一片,绿化一片,成功一片。

  5年过去了,呼伦贝尔治沙的努力有了阶段性成果:流动沙地已经全部得到治理,半固定沙地也基本治理完毕,都转化成了固定沙地。“只要不破坏,固定沙地的生态就可以慢慢自然恢复。”曲香芝说。

  现场一:

  我们去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完工嘎查时,牧民乌恩齐正准备去帮邻居接羊羔。

  他原来住在乌布日诺尔嘎查,有3000多亩草场。“养了400只羊和40头牛。”乌恩齐回忆道。就在十几年前,乌恩齐家的牧场逐渐被黄沙侵蚀。“有好几次,刮一晚上风,早上起来连门都开不了,被沙子堵住了,只能从窗户跳出去。”

  迫不得已,乌恩齐卖掉了所有的羊,“只留下20头牛勉强维持生活。”

  到了2006年,乌恩齐在沙窝子的日子越发难过。在政府的安排下,他和乌布日诺尔嘎查的其他9户牧民迁到了完工嘎查。2007年,乌布日诺尔嘎查又有30户牧民被沙子逼得离开了草场,搬进了这里。

  “完工镇原来周边也有很多沙子,也是黄黄的一片,这几年通过治理好多了。”乌恩齐的邻居杨俊指着千米开外已经完全郁闭的小山坡说。“每到5月份,我们就开始治沙。每亩沙地政府都出几百块钱,我们夏天也没啥活儿,就天天扛着沙柳、芦苇进到沙区打网格。”杨俊回忆道。“沙坡打网格得从上面开始,我们经常扛着一堆东西往上爬,爬到一半又滚下来。”

  “那会儿天天盯着天气预报,只要听说过两天有雨,就赶紧往网格里撒草籽。一下雨草就长出来了,这些年经我手治理的沙地少说也有几千亩了。哈哈……”杨俊笑得很大声。

  现场二: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东苏木布日都嘎查,旗林业局副局长张宝珠指着前方介绍说:“这是一片沙带,长度超过10公里,宽超过200米,2005年以前是一片黄色。”顺着张宝珠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座沙丘: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灌木,还有零星的樟子松。

  沙丘离牧民道尔吉家只有200米。“当时,沙子越积越高,离我的房子越来越近,我们都计划着搬家了。”道尔吉在一旁说。

  费了好大的劲,我们才穿过茂密的灌木丛,来到了沙丘顶部,地表已经很难见到沙子。远处,一阵阵鸟叫声传来。

  “当时由政府出资利用灌草混播的方式对这片沙地进行治理。我们将燕麦和羊柴以10比1的比例混合进行网格化播种。燕麦会很快长起来,为羊柴生长提供固沙防风条件。羊柴根系发达,根长到哪里,苗就从哪里长出来。这样有三四年时间就完全郁闭了。”张宝珠蹲下身子,抠下一块结皮。“再过些年,这些结皮就会变成土壤。”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G7京新高速隧道建...
毕业生服装设计作...
呼和浩特市85名交...
感受侏罗纪时代
牧民加入微信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飞越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释放压力 迎战高考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