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油改气”检验标识谁来贴?临河市民质疑
内蒙古新闻网  14-05-26 11:14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这件事很蹊跷,有‘油改气’资质的企业没有检验标识,没有‘油改气’资质的企业却在出售检验标识,每个标识20元。没有标识就不能在车管所登记备案,虽然花钱不多,但觉得市场管理很混乱。”5月22日,临河的关先生说。

车主:免费的检验标识去了哪儿?

  关先生说,去年11月,他在临河昊泓车运天然气配件有限公司为自己的轿车加装了天然气燃料装置。19日,他看到《黄河晚报》刊登的“‘油改气’后10日内须到车管所登记备案否则罚款200元”的消息后,就到车管所登记备案,没想到在车辆外检时被卡住,因为他的车辆改装后没贴检验标识。车管所工作人员告诉他,到新步深汽修厂花20元就能买到检验标识。关先生了解到,“油改气”由质监局监管,他来到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要检验标识,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免费标识已发放完了。关先生又到给他的轿车“油改气”的昊泓车运天然气配件有限公司要标识,该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没有检验标识,质监局也没通知他们去领检验标识。质监局免费发放了“油改气”标识,难道只给了一家没有“油改气”资质的企业吗?为什么车管所会指定去新步深汽修厂领取?关先生很纳闷。

质监:给25家“油改气”企业发放了4000个

  当日,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杜海伟介绍,目前,临河有25家企业具有“油改气”资质。质监局印制的检验标识是与车用汽瓶使用证一起配发的,标识上盖有质监局公章,印有检验日期。质监局给25家有资质的“油改气”企业免费发放了4000个标识。质监局发放的检验标识是椭圆形的,张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交管部门要求的是菱形标识,要求张贴在前后保险杠上,光贴质监局的检验标识是不能通过车管所外检的。至于没有“油改气”资质的企业为何出售检验标识,这不在质监局管理范围内。

车管所:没有指定过企业售卖标识

  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工作人员介绍,“油改气”标识的检验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258-201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801要求执行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例规定,民警检验车辆,车辆安全方面应达到《机动车检验工作规程》的要求,车辆的外观标识需按照GB/T17676-1999《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识》的标准粘贴。车辆上要贴菱形的、白底绿字的“CNG”字样标识。GB/T17676要求,气体燃料汽车、两用燃料汽车和双燃料汽车应按规定标注其使用的气体燃料类型。燃气汽车(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应按规定在车辆前端和后端醒目位置分别设置标注其使用的气体燃料类型的识别标志。车管所备案外检只认符合国标的标识,车主在哪里张贴和购买不归车管所管。车管所从未指定任何一家企业售卖合格标识。

新步深汽修厂:我们只是提供方便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昊泓车运天然气配件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说,质监局发放的椭圆形标识是跟气瓶使用证一起发放的,早已用完,公司没有车管所备案要求的标识。

  随后,记者来到新步深汽修厂,询问是否有白底绿字的印有“CNG”字样的标识。该厂负责人说:“有,20元一个。”记者问:“新步深有‘油改气’资质吗?”这位负责人说:“我们不改气,只卖标识。因为需要的人多,我就从北京进了一批标识出售,只是为了给车主提供方便,如果不允许我出售,我也可以不卖。听说最近有几家汽修厂也在出售这种标识。” 记者走访一圈下来发现,有关部门的说法似乎都有道理,那么,“油改气”检验标识究竟该谁来贴?记者将深入采访。(巴彦淖尔日报社《黄河晚报》记者李博刘青莲实习生陶飞)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G7京新高速隧道建...
毕业生服装设计作...
呼和浩特市85名交...
感受侏罗纪时代
牧民加入微信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飞越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释放压力 迎战高考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