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房价下跌“容忍度”是个伪命题
内蒙古新闻网  14-05-29 09:59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京报  
 

  无论大型房地产商对楼价下跌的容忍度是30%左右,还是政府对此的容忍度只有10%,这样的容忍度都只是主观的产物。楼市楼价的走向会听他们的吗?

  日前中天城投的信披文件显示,部分项目即便售价下降三成,地产公司还是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其他开发商也曾做过类似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沪深及大陆在港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利润均有下降,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54%、33.27%。

  如果中天城投公开了开发商的底线,那么巴克莱银行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我们认为政府最多能容忍全国范围内房价下滑10%左右,否则就会出台更多支持性举措”。也就是说,巴克莱报告认为政府对于楼价下跌能够容忍的底线是在10%左右,比开发商对楼价下跌的容忍度更差。

  巴克莱报告的观察大概也是对的。因为政府则非但要顾及楼市,而且要顾及其他行业及领域的经济波动,即使是楼市,政府既要注意大型开发商也要注意中小开发商。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目前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区、新区的楼盘,很多都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所建,售不出去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金融风险。

  还有,地产低迷对于正在减速的中国经济是一个重大威胁,因为中国房地产业与钢铁、水泥、家电等很多其他行业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分析师称,仅房地产投资一项对GDP的贡献就达12%。如果算上建筑工人工资以及相关产业产出等项目,房地产对中国GDP的贡献总计超过20%。

  因此地方政府对于楼价下跌的容忍度是要低于大型开发商的。

  可是,无论大型房地产商对楼价下跌的容忍度是30%左右,还是政府对此的容忍度只有10%,这样的容忍度都只是主观的产物。楼市楼价的走向会听他们的吗?

  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楼市逆转,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2011年前,市场基本上都处于供应不足状态,由此导致房价不断上涨。之后,房地产投资加速,新房开工量于2013年达到14.6亿平方米。以在建住宅总面积除以住宅年销量计算的住房供应指标上升到(并且始终保持在)4以上,这意味着将需要花费4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销售掉目前在建的所有住宅。2013年,西部的住宅供应指标从2011年的3.74上升至4.40,中部地区从3.66上升至3.97,而东部地区的供应指标从4.24微涨至4.36。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从居民的收入与楼价的比例来看,目前即使已经开始在下跌的楼价仍然不是一个合理的楼价。居民购房能力的增长远跟不上楼价的上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8.5。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视为泡沫区。且不说北上广深,北京高达19.1位居首位,就是西北五省会——乌鲁木齐9.2,兰州8.7,西宁7.4,西安6.4,银川6.2,也均超过“国际标准”。单从这个角度而言,房价要回归“合理区间”,非但可能跌破10%,30%也是要跌破的。

  对于开发商来说,市场波动是正常的,前一段长期获得的超额利润回吐出来一小部分,也应该是市场体制下的正常现象。房价下跌对于地方财政、GDP的影响,只有依靠财税改革、结构调整等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历史经验已经表明,楼市的方向盘从未掌握在政府手中。(郁慕湛)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G7京新高速隧道建...
毕业生服装设计作...
呼和浩特市85名交...
感受侏罗纪时代
牧民加入微信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飞越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释放压力 迎战高考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