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成新宠
相比2012年,2013年呼和浩特土地市场成交量较为活跃。根据呼和浩特土地市场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31日,呼和浩特全市累计成交10宗经营性用地,累计成交面积为1295.94亩,2012年同期无成交记录。从成交土地用地性质上看,纯商业用地共5幅、纯住宅用地共5幅,从近3年的成交土地用地性质上看,纯商业地块正逐年增加,2013年呼和浩特市盈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口气拿下位于东二环路以东、成吉思汗大街以北的402亩商业土地,刷新呼和浩特商业地产新规模。
方程式商业地产运营机构、君林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席在喜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表示,商业地产受青睐住宅地产的下行,必将带来商业地产的火爆,这两个业态从来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和开发商的逐利本质有关。2013年这一现象更加凸显。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以银行借贷融资、房地产信托融资等为主,自有资金较少,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较为严重。而随着开发商利润空间的压缩,其经营压力、现金流压力也逐渐加大。这使得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再度面临巨大的生死考验。
专家
限购令限制不了房价
在“限购令”实施一周年之后,2012年4月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呼和浩特市政府拟对住房限购政策加以补充,鼓励自住性住房,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对自治区内户籍居民按本市户籍居民对待。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
此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
数据显示,实施限购后,房价并没有应声而降,面对愈挫愈勇的房价,内蒙古社科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表示,呼和浩特版限购令实际上只是限制了大规模炒房,或者说对大规模炒房设置了一些障碍。
2014年6月26日,呼和浩特市政府正式发文确定取消限购。
“限购是错误的政策,取消限购是对错误政策的纠偏。”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说,“呼和浩特这次出台这个文件完全符合政策要求,实际上,从2013年‘国五条’开始,到今年两会过后,对楼市政策,国家层面一直传达一种信息就是分类调控。根据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实行分类指导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各地应按实际情况,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政策引导。”
陈宝存说,退出限购是必须也是必然,但是一定要明确存量房的概念,在建量和立项量并不在存量房范畴之内,他认为呼市的存量房不会有这么多,不是库存导致限购松绑。他称限购是行政干预,是限制不了房价的。(记者 王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