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改革新征程】内蒙古将在7盟市建成一批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
内蒙古新闻网  14-07-04 09:3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记者昨日从自治区政府了解到,为了全面提升我区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日前向各盟市转发了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

  根据实施意见要求,今后我区将加强种业相关学科建设,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研究和常规作物育种等公益性研究。鼓励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并购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走“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研新体制。对通过种子质量标准检验室认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优先安排相关扶持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建立自治区种子救灾备荒储备体系,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补贴资金,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区域性市场调剂。今后将重点在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等地区建成一批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种子生产基地。在海南、云南建设我区南繁快速繁育和种子种植鉴定基地,提升种子科技创新和种子检验能力。

  预计到2020年,我区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性优良品种20个,实现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更新;建设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向日葵及蔬菜等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记者 李国萍)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六月表情
世界美味大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美猴王动漫生活体验馆将落户青城
额尔古纳迎来旅游高峰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