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市轨道交通有了时间表 2018年呼市人可以乘地铁上班了
内蒙古新闻网  14-07-09 09:50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轨道交通带动首府大商业

  其实,地铁不单单是方便市民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许多,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呼和浩特市机场与铁路建设项目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地铁的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产业关联度高,其建设将直接提高建材、建筑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扩大对电力、交通运输的需求,并有力拉动设计、土建、监理、机电、冶金等行业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后,城市周边的地段劣势得到缓解,促使周边房地产升值,并可带动金融、电信、娱乐、商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十分可观,并可形成新的商业氛围。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放射作用推动地铁沿线物流、人流、商流集聚在一起,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畅通的地铁线网使购物更加便利,并催生消费潜力,对区域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带动作用。其次,在地下开设车站商铺租赁设施,沿线车站开设商店为乘客提供多元化的便捷服务,可以提高商业的流通,使城市的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同时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地拉动城市消费需求。

  根据需求先后启动5条线路建设

  呼和浩特城市轨道交通从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也是城市价值版图重新划分的过程。目前,我市正处于打造现代化和谐草原大都市的重要阶段。轨道交通是呼和浩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它除了能改写城市原有的空间距离、延展生活空间、更新城市居民自在程度、提升区域价值外,还影响着城市的品质内涵,并将更积极地改变呼和浩特的国内外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和城市价值评判。

  “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呼市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启动5条线路建设,线网总长约154.9公里,估算投资950亿元。”马保国主任介绍说。

  其中:1号线为东西向骨干线,自金山开发区始发沿新华西街、新华大街、新华东街一线过火车东站、机场后折向南至东把栅,线路全长约33.1km。2号线为连接东部副中心、主中心、南部副中心之间的“L”型骨干线,自大黑河站始发沿锡林路向北至成吉思汗大街折向东至鸿盛工业园,线路全长约30.5km。3号线为东北至西南向的辅助线,自金川南区始发经裕隆工业园区、鄂尔多斯大街、如意东站,折向北经火车东站后至郑家沙梁,线路全长约35.6km。4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自警察职业学院始发经兴安北路、兴安南路向南至新营子,线路全长约20.9km。5号线为西至南向辅助线,自青山村始发沿巴彦淖尔路向南,至辛辛板折向东至圪老板,线路全长约34.8km。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规划建设1、2号线一期工程,2018年建成通车。建成后的呼和浩特地铁将像一条大动脉,承载首府人的愿望,流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将城市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个无差别化的首府即将跃于眼前,这座城市在地铁的连接中将不再有所谓新旧之分,也不再有时空隔阂。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六月表情
世界美味大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美猴王动漫生活体验馆将落户青城
密林深处有“人家”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