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四海村村民吴志军很忙,去年他尝到了与公司合作的甜头,今年忙起来也格外有劲儿。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了30亩笤帚糜子,收入3.7万元,今年又跟步阳公司签订了60亩地的合同,要大干一场。”
吴志军是突泉步阳清洁用具有限责任公司笤帚糜子种植基地的成员。去年该基地490户农民种植的笤帚糜子被公司按合同全部收购,基地农民每亩增收500元。今年,基地农民数量猛增到700户,签订合同涉及笤帚糜子种植面积1.1万亩。
从2008年开始,突泉县水泉镇引导村民们调整种植结构,向土地要效益,跟笤帚糜子要收入。作为受益者的吴志军说:公司收购我们种的笤帚糜子,再组织农民把笤帚糜子编制成工艺笤帚,最后由水泉镇笤帚糜子经纪人销售队伍把工艺笤帚销售出去,给农户打开了笤帚糜子的产销一条路。
基地那边,像吴志军这样的农民忙着耕种,企业这边,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7月9日,记者走进兴安盟突泉县步阳草编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进入厂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办公楼,办公楼后是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厂房,院子里一垛垛笤帚糜子堆积如山,工人们有的在打捆、有的在机器前给笤帚糜子脱粒,有的正在手工编制小笤帚,随着工人们一道道操作灵活的工序,一把把样式精美的工艺笤帚相继问世。
“我现在编的是成套的,一套共有4样不同的小笤帚,编这样的一套就能挣49.4元,我一天能编2套,十天到厂里交货一次、结算工资,我丈夫也长年在步阳做工,不忙时也在家编笤帚,一个月也能挣个3000元左右,像我们这40多岁的,守家在地就能挣上这多钱,感到很知足。”王翠华一边熟练编着笤帚一边高兴地和记者唠着。
“下午还有点农活要干,晚上在家还可以继续编小笤帚。农活、手艺活两不误,挣钱还多。”跟着王翠华来到她家的小作坊,只见屋内的东墙上挂满了编好的小笤帚。手里依然忙乎编笤帚的王翠华说:“我从步阳建厂就开始在这编小笤帚,一晃有3年多了,现在闺女和女婿种笤帚糜子给我供应原料,我和我家老汉出成品。”
王翠华掌握了多种小笤帚的编织技术,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有时还帮厂里培训带带学徒。如今她家靠编小笤帚年收入就达六七万元,一年除了生活上的开销外,每年都有四五万元存款,日子越来越富裕了。目前,在该镇像王翠华这样、靠编笤帚过上富足生活的就有60多人。
突泉县步阳草编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带动农户种植美国长纤维高粱草、壳苗、内蒙黄苗、贵黍草、黑壳苗等,订单回收,并加工转化生产各式笤帚等草编工艺品26个品种,日生产量8000把,年生产能力300万把。通过几年的发展,突泉县步阳草编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已经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酒香不怕巷子深,该公司生产的绿色环保小笤帚,引来了远方的客商,产品畅销上海、哈尔滨、长春、沈阳、河北、台湾等地,外销欧洲等国。同时,该公司也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全年可转移就业80人,带动就业人员增收百万余元。(记者 赵弘 许晓岚 贺希格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