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是本地香瓜收获的时节,笔者来到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打不素村,随处可见瓜农忙碌的身影,村委会旁的合作社里更是热闹非凡。
“昨天收的5吨香瓜已经拉走,我还要住在这里,继续收货。”张家口的客户老李说。
瓜农张三娃告诉笔者:“今年自己家的10亩香瓜销路不愁,比起去年来,一亩地还多卖出500块钱。多亏了党支部帮咱们建起的这个合作社,不用出村就挣钱,还稳定。”
张三娃说的合作社,叫鑫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打不素村党支部的11名党员出资建立的。
今年,村党支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结合本村实际,成立了集运销、收储、结算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给村民办一件好事,光说不行。得拿出实际来,咱村没有多少钱,所以我做通了几名党员的工作。”党支部书记史喜栓说。
最初由11名党员率先,现在合作社已有100多户农民跟进参与,辐射了全村9
个村民小组。村民入社后,将由合作社统一规划整合土地、统一采购和使用农资。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按类进行定价,即保障村民有稳定的收入,又不损伤客户的利益。
党员发挥两点作用———有风险、遇困难时乐于先行,有收获、得效益时乐于带动农户。建设合作社时党员们投入的资金和后续的配套资金,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叫合作社真正给老百姓办事。”村务监督小组王有福响亮地说。
打不素村的天佑、悠然农业园区是村里引进的企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村党支部又把两个园区作为联系服务点,积极协助园区企业调整当地的产业种植结构,并推进旅游开发。目前,这个村不仅告别了盐碱地上种不出蔬菜的历史,而且集餐饮、休闲、娱乐、采摘、种养殖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业也已初具规模。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哈业胡同镇党委一方面强调党员在生产建设上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服务群众,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民服务的责任。”镇党委书记刘剑青说。(姚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