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祭敖包时,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祭祀仪式结束后,女人才可以上去祭拜。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正镶白旗伊克淖苏木奎苏嘎查有一座敖包叫做“呼痕哈扎日图音敖包”,当地人简称“姑娘敖包”。在祭敖包时不仅男子可以上去,女子也可以上去祭拜。
据当地老阿妈讲,这里有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公主路过这片草原的时候与她的马儿溺水而亡,后来公主的袍子和马嚼子从湖里找到,故为了纪念公主,当地牧民在湖附近最高处的丘陵建立了这座敖包,取名“呼痕哈扎日图音敖包”。
每年的阴历6月14日是“姑娘敖包”祭祀的日子,由距离敖包最近的三个嘎查共同祭祀。附近的牧民一大早就身着漂亮的民族服装,三五成群地来到敖包下,支起帐篷,围成大圈,准备迎接敖包那达慕。敖包祭祀仪式开始了,人们把最圣洁的食物供奉在敖包桌上,由喇嘛焚香诵经,牧民们则手捧哈达,跪拜在敖包前,跟着喇嘛诵经的节奏,共同念叨“霍瑞、霍瑞、霍瑞”,汉语的意思是聚过来,祈求一切美好汇聚过来。牧民们从左到右绕敖包转三圈,向敖包敬献哈达、奶食、写有经文的布条、酒品等供奉敖包神灵,祈求大地万物众生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吉祥如意。

敖包马
姑娘敖包还有一个特点是配有“敖包马”,当地牧民选择最中意的爱马作为敖包马,被选中的马要经过“敖包桑”的熏陶才可以成为敖包马。被确定为敖包马后,牧民要精心饲养它、不能骑、不能卖,更不能宰杀。敖包桑,汉语指的是香炉,牧民们认为被敖包桑熏陶会带来好运。

小女孩和她的骏马在赛场上奔驰
敖包祭祀仪式结束后有赛马和搏克比赛,博克手们身着照德格(摔跤服),颈带将嘎,在赛场上一展雄姿。50匹骏马参加了15公里的比赛,为了给马减轻负担,草原上赛马的骑手一般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赛马需要骑手和马匹之间最默契的配合才能跑得快,骑手用手中的缰绳控制马跑的方向、速度和节奏,只有达到人马合一才能跑出最好的成绩。
敖包那达慕最后是颁奖仪式,举办方把奖金和羊颁发给获奖的搏克和骑手。牧民们带着奖品和一天的喜悦,在暮色中回家。(记者赵文萃 通讯员噶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