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巴林石经雕艺大师创作后往往价格翻倍。”7月20日,赤峰市巴林右旗展览馆馆长李东海感叹地说。“玉不琢不成器”——此话在巴林右旗就更是这样。“只有让巴林石插上文化和艺术的翅膀,它才能飞得更高!”巴林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春广说。
巴林石产于赤峰市巴林右旗,与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齐名,是四大国印石之一。如何让巴林石文化发扬光大,让占尽巴林石资源优势的巴林右旗在文化产业上独领风骚?
答案就是在巴林石雕艺上做文章。
建设巴林石文化产业园、重塑巴林雕艺基地;校企合作,开设雕刻课程,培养雕艺人才;在巴林石文化节期间举行雕艺和篆刻大师作品展、雕艺与创意大赛……巴林右旗正在举全力扭转雕艺人才奇缺现状,加强巴林石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巴林石文化产业档次和品牌效应。
从2011年开始,巴林右旗投资2.6亿元重金打造巴林石文化产业园。今年该园区一、二、三期工程全面竣工并投用。“园区融合了巴林石馆藏展示、多功能销售、商务交流、文化传播以及文化特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体,旨在搭建以巴林石产业为主的交易平台,打造中国北方规模较大的宝玉石交易和集散基地。”该园区办公室主任李树清告诉记者。
“文化和品牌说到底还得有技术支撑。”该旗政府办李洪涌一语道破天机。基于这样的认识,园区在规划时特别设计了巴林雕艺基地。为了吸纳南北大师,培养本土人才,园区在6月15日雕艺基地投用时,特从70户店铺中精挑细选出10名本土及南方雕艺大师进驻基地,并为他们提供2年免租、每户带8名徒弟的优惠政策。
在雕艺基地,记者见到被请进雕艺基地拥有260平方米店铺的孙小宝,这个18岁开始学雕刻,先后到福州、浙江等地进修学艺的土生土长的巴林右旗人,在当地已经是很有名气的“工艺美术大师”了。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弟子姜浩正在有模有样地雕刻着《雕龙行云霄》作品。来自浙江青田的叶双清也是在6月15日被请进雕艺基地的。“我来这里5年了,只回过一次家。是巴林石吸引了我!”看着4名弟子熟练地雕刻着巴林石,叶师傅甚是欣慰。
在培养巴林石雕艺人才中,传帮带只是其中的一种。从2012年开始,当地龙头企业——巴林石集团出学费,委托赤峰学院开设本科学历雕艺班,目前20名学员正在接受量身定制的培训,到明年毕业后将进入实战阶段,这些学员将成为巴林石文化产业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本土的支柱产业,巴林右旗还从娃娃抓起,树立他们懂石、爱石的文化品性。该旗在中小学校发放了《巴林石知识普及及乡土教材》,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普及巴林石基础知识。此外,该旗教育局每年组织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免费到博物馆参观,增进孩子们对巴林石文化的了解。
以石为媒,以石会友。从2000年开始,该旗政府与巴林石集团和巴林石协会携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巴林石节,以架起与外界经济交流、商贸洽淡、文化娱乐的桥梁,树立巴林右旗中国巴林石之都的形象。
今年7月21日到23日,第十五届中国巴林石文化节盛大举行。会上,巴林石精品展、雕艺大师作品展及雕艺和创意大赛等系列活动让巴林石文化再度大放异彩。
据巴林石集团统计,目前,赤峰市巴林石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有一定规模的巴林石专营店有350家,年营业收入达20到50亿元,销售范围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巴林右旗雅石轩店主白晓飞是当地有名的微雕专家,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3口都在经营巴林石,年纯收入达十几万元。巴林石的发展不仅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还带动和促进了旅游、交通、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在国内,上百个大中城市设有巴林石经销处。巴林石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潜力和强劲发展的行业之一。(记者 李永桃 卢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