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种玉米,春天遇到降温天气就把庄稼秧苗冻死了,今年种了抗旱抗冻的山楂树,你看长得多旺盛。”宁城县汐子镇南山咀村村民张彦君望着沙性河滩地1070亩长势喜人的山楂树说。
这几千亩河滩地,曾是当地300户村民的心病,今年这里栽植从河北省青龙县引进的山楂树,不仅固住了肆虐的风沙,也为当地农民种出了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据该镇林业技术人员介绍,覆膜栽植抗冻抗旱的山楂树利于固沙,每亩可种56株,进入盛果期前可种植矮棵农作物增加收入,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后,管理成本较低,每亩地预计可收入7500元,比种植玉米、高粱收益高,农民栽植积极性高涨。
在该镇二十家子村,由神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田间管理的1300亩芦笋长势同样喜人。2008年,该公司把200余户村民的土地集中租过来,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管理,试种芦笋,获得成功。据科技人员介绍,当地土壤结构和日照时间利于芦笋生长,较好的芦笋品质吸引北京、山东等地客商慕名前来洽谈业务。如今,该县生产的芦笋杂粮面、芦笋爵士面、芦笋茶、芦笋粉、芦笋酒等系列产品畅销山东、上海、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还远销香港、日本、韩国。
产业结构调整关键在科技,活跃在田间地头的500余名农业综合开发技术人员功不可没。“一个温室蔬菜大棚年效益很难突破5万元。高科技让俺将热带水果火龙果在北方的日光温室里种植成功。”该县红玫瑰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玉峰说。前年春天,老陈在天义镇日光温室园区承包了3个棚,从广西南宁引进火龙果品种,在农业综合开发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大棚温度、测试土壤酸碱度,经过反复试验,当年成功。
如今,该县温室火龙果种植面积突破300亩。由于温室火龙果一次定植可以连续生产20年以上,老陈承包的40多个温室大棚每个棚1年可节省人工8000元,按每个棚最低产火龙果5000斤计算,市场价大约每斤20元,年收入可达400余万元。(记者范德荣 通讯员周向阳 刘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