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我区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发展迅速。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8月4日12时起,启动自治区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截至7月30日,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1520万亩,其中重旱700万亩。干旱造成39万人、25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情主要发生在阿拉善盟大部、鄂尔多斯市西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巴彦淖尔市山旱牧区、包头市北部、乌兰察布市东部和北部、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全区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旱情将进一步发展。
为应对此次应急响应,自治区要求,要动用组织全社会力量投入到抗旱减灾工作中,组织引导旱区农牧民开展抗灾自救,力争使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要把确保群众饮水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各级政府要集中有限财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好重旱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切实协调解决农村和牧区调水工作,重点帮扶饮水特困群众,对于群众吃水特别困难的村、组,有关地区防指要及时安排送水车供水;要全面启动水库、机井、泵站等水利设施投入抗旱,将有限的水源集中调度好,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同时,要做好防范局部暴雨山洪的发生,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抓好防汛工作,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情况下,多蓄水,确保安全。
目前,全区已投入抗旱人数100多万人,开动机电井17万眼,泵站100多座。抗旱浇灌面积2396万亩,临时解决了30万人、20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各级抗旱服务队维修改造机电井3800多眼,新打机电井760多眼。(记者 张慧玲 通讯员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