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遏制房地产腐败须推进政务公开
内蒙古新闻网  14-08-07 09:33 打印本页 来源: 法制日报  
 

  据统计,截至7月下旬,中央前三轮巡视的34个地区、单位中,有19名省部级官员在中央巡视组进驻后落马,不少高官的落马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其中,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被巡视的12个部门单位中,只有少数几个单位存在房地产业腐败(8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

  这种现象是如此普遍,以致于此前已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几乎无一幸免,均存在房地产腐败。在2013年第一轮巡视中“幸免”的江西省,随着今年江西省原省委书记苏荣的东窗事发,更多的内幕被一点点披露出来,目前已有官员举报其妻插手房地产项目。可见,房地产腐败已成为眼下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贪腐的重灾区,有必要予以高度关注。

  房地产业成了压垮官员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点都不奇怪。过去十多年时间,中国城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公共财政资金,还是社会游资,纷纷蚁聚辐辏,集中于此,使得房地产业成为全社会吸金度最高的领域。同时,鉴于政府垄断土地、牢牢把控项目审批权力,由此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诸般情形,也就在所难免。

  有论者就此认为,层出不穷的房地产腐败,与相关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有关,而一些被巡视的省份在整改中亦拿出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安徽省就表示,要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湖北省也表示,今后将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客观而言,这些举措十分必要,若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必将有效遏制房地产腐败的进一步蔓延。

  不过,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制度缺失。这些年来,国内在规范城市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已经出台了很多堪称严密的制度。招拍挂已经全面实行,在封堵擅自提高建筑物容积率,规范建设项目程序等方面,也有相关的制度规定,其他还有专项审计、公开公示等很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至少从纸面上看,房地产业已经建构起比较规范可行的制度体系。

  遗憾的是,这些制度在某些官员的权力面前往往失灵。与肆无忌惮的长官意志相比,制度往往沦为被随意揉捏的橡皮泥。现实语境中,一个电话、一张条子,有时比一项制度管用。可见,房地产腐败的症结仍在于权力缺乏约束。只要存在不受约束的权力,腐败现象就不会绝迹,不独房地产业是这样,任何一个可能实现权钱交易的领域都是这样。

  因此,当下之计,不能完全将杜绝房地产腐败的希望寄托于具体的制度,而应该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治理。只有管好了权力,才有可能去除种种房地产腐败乱象。一方面,专门针对官员插手房地产业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厘清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明确规定权力的边界,杜绝一边高企门槛、严格审批,一边却又滥用权力、踢破门槛的设租寻租现象。并开展房地产领域的专项巡视,常态化监管这一腐败易发、高发领域。

  另一方面,持续不懈地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所有建设项目,从前期的土地征用、出让环节,到后期的建设、开发、销售等环节,还有更早些的城市规划等,全面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有公开则有公正,相应地,也就能够免于权力之手的肆意操弄。胡印斌

[责任编辑 张睿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草原上的牧民那达慕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