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社会民生   
内蒙古:提升百姓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完成时
 

  今年以来,达茂旗进一步扩大农牧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范围,截至目前,该旗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71916人,参合率达到99%。据悉,达茂旗农牧民参合标准提高至425元,其中个人缴费80元,上级部门补贴345元。还新增了甲亢、冠心病(非隐匿型)等4种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使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增至22个病种;新增了白血病、淋巴癌、原发性肝癌等6个重大疾病补偿病种,重大疾病补偿增至27个病种。

  新农合等大批惠民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的健康意识。

  58岁的赵振华在北梁生活了二十几年:“冬天要打炭,生火,夏天赶上连雨天,家就不像个家了,房子漏雨接了一桶又一桶。2012年7月20日那晚,下了大暴雨。半夜房子里进水了,齐腰深的水。”至今想起,赵振华仍心有余悸。

  “夏天怕雨,冬天怕雪”。74岁的王秀莲生在北梁、长在北梁:“冬天受冻不算啥,关键是怕积雪,得及时爬到房顶上除雪,把雪除到院子里,再从院子里除到巷子里。有一年下雪,我排队上厕所时跌了一跤,差点背过去。”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住上新房”。这是十几万北梁群众的最朴素、最迫切的呼声。

  自2013年3月起,自治区全面启动北梁棚户区改造,计划到2015年10月30日前全面完成。

  2013年3月5日,北梁棚户区入户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4月12日,国有土地上居民入户调查工作全面完成。

  5月10日,集体土地上村民入户调查工作全面完成。

  6月5日,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安置房一期工程开工。

  9月18日,首批居住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的北梁居民分批开始选房。

  12月21日,3万北梁人告别棚户区,住进新房。

  除了生活环境的改善外,包头市还极力解决北梁棚户区居民参保人数少、缴纳保险等问题,对北梁棚改居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社会保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多角度、全覆盖的种种举措正在解决北梁居民的生活问题。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完善的保障,让北梁人看到了希望。

  除了加强基本保障覆盖范围、保障程度外,城乡养老保险衔接手续、投保方式等一系列保障方法也越来越明确。

   以社保为着力点增强农牧民发展能力

  说起生活的变化,巴彦霍德嘎查70多岁的魏金元大娘合不拢嘴:“以前我得起五更爬半夜的放羊去,现在我住上了砖瓦房,即使坐在家里,一个月还有700来块钱养老金,这是我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巴彦霍德嘎查是阿拉善左旗有名的移民村,村里一大半的村民都是响应国家退牧还草政策,从牧区搬过来的。刚搬来的牧民,习惯不了没有羊、没有草的生活,都大眼瞪小眼的抓了瞎。

  村里及时为村民上了基本社保,并且想尽办法带动村民致富。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温棚、菜地,老人们都享受了养老金。

  谁能想到这些村民,过去都在牧区过着吃不上水、用不上电的日子,即使买点生活用品,也要在沙漠上一路颠簸四五个小时到城里。

  村民们告别了“一穷二白”的过去,过上了有保障、有产业的日子。

  自治区妇联也有着大动作。2014年,自治区妇联继续开展了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扶持创办各类巾帼合作组织,建立了“妇”字号龙头企业、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促进农牧民妇女知识更新、技术更新,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全区已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2500多个。

  妇联不但为妇女群众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技术、智力等支持,还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实施力度,推动妇女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牧业、乡村牧区家庭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创业就业项目,实现增收致富,为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作出积极贡献。

  自治区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说:“给予广大妇女基本的社会保障以及相关引导,是迈出的第一步。当基础保障到位后,怎样让她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更为重要。”

  此外,自治区正在探索建立持有城镇居住证人员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办法,根据进城农牧民在城镇居住的时间、就业情况,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保障范围。还预计,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社会保险全覆盖。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是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村牧区群众的普遍期盼。有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牧民的协作,希望就在眼前。(记者 梁亮)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