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尝试建立“学区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孩子“上好学”。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等诸多领域走在自治区前列,但首府城市的优势也给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少难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入,以及城市重心向外扩展,而城区环线周边学校数量没有随之增长,使得市区学校人满为患。特别是户籍政策和“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大量外来人口导致全市新增入学人数以年均6000多人的速度增长,相当于3到5所学校容纳的人数,给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挑战。
同时,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呼和浩特教育存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大,择校、择班问题突出,个别“名校”无序发展等问题,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失衡。
在此次改革中,呼和浩特摒弃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关键在“深化”和“综合”上做文章,推进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其中,计划投入15亿元,新建、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促进硬件资源的均衡。并实施阳光招生制度,不论是本市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同等对待;小学就近登记入学,初中招生采取学区内学校对口直升、热点校按照学生意愿进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生源均衡。
在教学和师资方面,呼和浩特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将在3年内投资4.3亿元,建成集教科研、管理、招生、质量监控和评价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信息体系,利用网络平台倡导“云课堂”、“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创设无线网络学习环境,实现城区和农区优质资源全覆盖。同时,计划3到5年内实施名师工程,年均投入1000万元培养市级骨干教师3000名、教学能手2000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专家级教师50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业务水平。
为切实减轻初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高中生学习质量,今年开始中考采取“七科五考+结业考试+体质测试”分阶段考试方式;从2015年开始,将高中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各初中,从生源上调动初中学校办学积极性;民办初中招生不再考试,均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录取。
以上措施,只是呼和浩特市教育改革“十项创新”中的部分内容。眼下,当地教育系统正在推行的“学区制”管理模式,备受社会关注。各旗县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优势互补”原则,对辖区内学校进行学区划分,每个学区至少有1所优质初中作为牵头学校、1至2所薄弱初中作为成员学校,并衔接周边若干所小学共同组成“联盟”;联盟校建立校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共享学校间的硬件设施、课程、教师等资源,同时在“小升初”招生过程中给各校公平分配生源。
“这些改革措施是要破解群众关心的‘上好学’难题,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局长云春生说,在“学区制”框架下,当地将建立学区统一教研制度,让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课件和研究成果,通过“班班通”电教平台实现共享;同时,探索实践教师交流任教制度,对学区内的教师进行统一调配。“最终让所有的学生上好学,让全市教育均衡发展。”云春生说。(记者 贾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