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艺术家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邢力莉:打造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蒙派杂技”

  “我10岁首次登台,表演的五塔柔术造型,是以内蒙古五塔寺作为灵感创作的,至今记忆犹新。”在杂技行当摸爬滚打30余年的邢力莉,谈到杂技仿佛是在谈她的一个老友,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愫。

  邢团长的父亲是杂技团演员,母亲是杂技团器乐演奏家。受父母影响,她从小就喜欢表演,每次看完各类演出后,就把自己打扮成演员的模样,在家里又唱又跳。于是她的父母就尝试着让她练杂技。从此她与杂技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说:“我从开始接触杂技,就知道我的老师和父辈都是致力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精品杂技作品,统称‘蒙派杂技’,这更是我们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原内蒙古杂技团)一直以来的追求,所以我自然也就把这当成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邢力莉介绍,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乌兰夫同志从中国杂技团借调了29名演职人员,成立了内蒙古歌舞团杂技队,1960年正式成为内蒙古杂技团。她认为,老一代的领导人这种决策,是想在内蒙古广袤的大草原上,发展少数民族杂技艺术,培养少数民族杂技艺术家。54年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编创了一个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杂技节目,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扬。前段时间与满洲里市政府联手打造的杂技音舞秀《情动满洲里———梦幻之旅》,做到了真正为人民服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那个剧目,每场演出都推出40%的惠民票,仅售10元,共演了42场。通过以‘蒙派杂技’为主,融合歌舞、器乐、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技艺,让观众在了解杂技的过程中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她说。

  为杂技艺术无悔奉献着的从业者、艺术家,在不断地收获荣誉、掌声和赞扬的同时,也曾挣扎、彷徨过。邢力莉说:“有一段时间我都挺纠结,文艺工作者难道真的是需要靠炒作,才能成功吗?这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真的就不需要功夫了吗?我们杂技演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只为了通过台上短短几分钟的完美呈现,带给观众一种愉悦的审美享受,而这样的执着和付出似乎并没有换来多少尊重和关注。但是,就在这时,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像一剂强心针、壮骨丸,为坚持艺术理想、追求艺术品格、维护职业操守、关怀人民精神的从业者带来了满满的信心与动力!”

  “希望我们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把杂技艺术教育重视起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我们杂技团也要尽全力打造更多优秀的精品杂技节目,通过不断增加演出场次,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和喜欢杂技艺术。这样的话,相信‘蒙派杂技’、我们的杂技艺术,很快就会迎来新的春天。”邢力莉说。(记者 邓玉霞)

  邢力莉,1970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现为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原内蒙古杂技团)团长。曾主演杂技节目《蹬弓造型》,荣获首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杯”铜奖。她还参与编创《五人踢碗》《套马杆的传说》《高椅》等杂技节目,均在国内国际获得诸多奖项。

[责任编辑 李珍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