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走基层】让玉米棒子就地转化增值
 

  原标题:让玉米棒子就地转化增值

  随着健隆生化、中牧生物、常盛制药等一批淀粉加工和生物制药企业入驻托克托工业园区,托县已成为国内较大的生物发酵产业基地。

  托县玉米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托县大力发展生物发酵产业。由淀粉、原料药,延伸到成品药,形成了玉米——淀粉——原料药——成品药经济产业链,实现科学循环发展。目前,入驻园区的玉米深加工及生物发酵企业有10家,园区生物发酵容积达2.8万立方米,年可消化玉米80多万吨,使托县及周边地区玉米实现了就地转化增值。

  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托克托工业园区管委会先后与内蒙古大学、神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共建托克托工业园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自治区航天生物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园区的常盛制药、拜克生物、中牧生物、金达威药业被科技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托克托工业园区生物制药基地内企业已经申报专利106项,获得国家授权的有38项。

  同时,托县把环保问题作为该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去年底,累计投入环保建设资金33亿元,建成大唐托电等脱硫脱硝装置12套、一级污水处理厂10座、二级污水处理厂1座、中水处理厂1座、高盐水晾晒池1处,通过实施企业源头治理、中间环节技改、末端优化提升等重点环保工程,构建了上中下游完整的四级污水处理体系。同时,托克托工业园区生物制药基地还利用发酵废渣为原料变废为宝,构建玉米——发酵——废渣——有机肥料循环产业链。(记者贾永强)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