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考作文分析:贴近现实生活题目简洁明了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9 09:45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谁最有风采(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语文组 李璐

  如果给作文立意角度大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种大类型,今年的新课标全国二卷作文题可以算作“人与社会”这个大类型的一种,它既弘扬了个人的精神,又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总体而言,有这样两个特点:

  1、贴近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

  材料中给出的三个人物,都属于“身边人”。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一个是学者,一个是焊接工,还有一个是摄影爱好者,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人,距离感近了,就不会有无从下笔的感觉。题干中问“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实际上是让考生去挖掘人物的内在品质,这三个人一个是矢志创新,一个是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最后一个是把最美的东西分享给他人,三个人身上体现的“风采”与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另外,虽然他们岗位不同,但他们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贡献,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有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踏实肯干,都能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所以要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没有必要所有人“挤破头”都去报商科,都去考公务员。

  2、题目设置简洁明了,容易入题。

  今年的作文题从立意上没有设置难度,学生写起来不容易“跑题”,所以作文想拿一个好分数,就需要在别的方面多下点儿功夫,制造一些“亮点”!从文体方面来说,写议论文还是最佳选择。因为三个人物展现的“风采”对应的论点非常明确,学生平时训练较多,类似的立意差不多都写过,手里的素材比较丰富,所以写议论文比较容易上手。但是写出精彩的高分作文在立意方面还是需要“准中有新”的,“新”是指题目新颖别致,开头论述“与众不同”。同时,在结构方面也要设计精巧一些,能体现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就更好了。总的来说,这次作文让广大考生有比较广阔的思考空间,发挥的余地比较大。

  从今年的作文材料来看,创新、务实、肯干等精神,正是国家大力弘扬的“正能量”,也是目前社会所缺失的精神,所以提醒明年高考的学生在作文备考准备素材方面,要关注社会敏感话题,要了解国家的时政热点。

  另外,近几年的作文题目有这样的一个小规律,奇数年的作文题更直白一些,比如2011年,让从“经济成就”、“国际影响”等六个方面谈谈中国的巨大变化以及崛起的原因;2013年,谈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和谐相处。偶数年的作文则比较含蓄,需要从材料中分析挖掘立意。比如2012年船长和油工的故事,2014年给野生动物喂食的故事。这些,都可以作为备考过程中的参考。(呼和浩特晚报首席记者 志伟 整理)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村庄换新颜 大葱十里香
让爱在奉献中永恒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