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小村大品牌建设富美马鞍山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5 15:17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6月的马鞍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排排山葡萄秧苗生机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游客品尝着农家院鲜美的菜肴,别有一番风味……如今的马鞍山乘着发展的东风,扬帆远航。

  近年来,喀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两委”班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活村”的发展思路,努力将马鞍山村打造成为以“山葡萄产业+休闲旅游”为主导的品牌型新农村。
  生态立村——绿满山川绽新颜
  “以前我们是守着宝山穷熬着,如今发展生态产业才尝到了靠山养山、靠山吃山、靠山脱贫致富的甜头。”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说。
  马鞍山村“两委”班子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无论发展何种产业都坚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基本,几年来,坚持封山禁牧,植树造林,发展生态产业,使马鞍山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在充分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跑项目、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4年,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扩建完成了35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设置文化活动室和医务室,修建村民活动广场1处,硬化美化绿化通村公路9.5公里,硬化街巷8000平方米,改造院墙2400平方米,村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产业富村——农民腰包鼓起来
  2012年,在全旗大力倡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氛围感召下,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决定依托多年栽植山葡萄的优势,做大做强山葡萄这一富农产业,并力争打造出全旗乃至全市的山葡萄生产基地。为此,由村党总支书记牵头注册成立了马鞍山蒙弘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争取项目,筹集发展资金,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方法大力发展山葡萄产业,山葡萄栽植面积不断扩大,实现了产业壮大、农民增收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的发展模式。按照“打造马鞍山3000亩山葡萄栽植基地”的发展目标,打深水井6眼,建蓄水池7座,安装滴灌设备1500亩,将山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0多亩,将马鞍山山葡萄基地打造成为仅次于吉林省集安市的我国北方第二大山葡萄生产基地。
  2013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山葡萄产业,合作社筹资兴建了山葡萄榨汁厂,项目占地7.5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2230万元。一期工程投资730万元,竣工投产以来,合作社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收购加工山葡萄1000吨,每公斤比市场价格高出0.8元,为种植户增收80万元,种植户平均亩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合作社实现加工收入100万元。2014年二期工程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20万元。
  旅游活村——构筑发展新高地
  “每年夏季,到马鞍山游玩的人特别多,既可以欣赏到美景,又可以品尝到农家菜馆可口的佳肴,这地方真是旅游的好地方。”一位游客向记者说。
  马鞍山村坐落于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每到秋高气爽,大批游客前来登山、采摘、自酿美酒。据统计,每年山葡萄收获的季节,散客自采销售就占全村总销售量的4成左右。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旅游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目前的12家农家乐正在火爆营业,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高标准农家乐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路硬化美化、路灯、垃圾箱、自来水等惠民工程,正在逐步完工。勤劳质朴的马鞍山人,正在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建设着整洁、富裕、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